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0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53篇
理论方法论   298篇
综合类   4255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清末修律是中国法制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清末修律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启示在于:依法治国必须与更新传统法律观念和树立现代法治意识结合起来;依法治国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正确把握学习和继受西方法律;依法治国必须吸取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和优良传统道德的精华,实事求是地推进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2.
晚清民国时期,广西蔗糖业经历了繁荣、衰落再发展的轨迹,通过商人的经营活动促进了城镇经济网络和蔗糖业的楔合,蔗糖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经济网络的发展。蔗糖业和城镇经济网络的楔合促进了民族经济融合。  相似文献   
103.
晚明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时期,这一时期,商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新兴市民阶层崛起.作为理学异己因素的启蒙思潮,伴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而渐渐走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前台.启蒙思潮的兴起,不但对理学思想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颠覆,而且在张扬人性自主精神的同时,唤起了人们的觉醒.晚明人的觉醒与魏晋时期的人文思想解放相互辉映,绘就了我国封建社会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4.
心身问题的问题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笛卡尔时期奠定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即心身问题的两个基本面、解答的基本思路及困境。现代心灵哲学(特别是英美传统)之思维方式有了一些新特点,即不愿接受无逻辑负担的直觉、不会直接引入上帝超自然力的干预、自上而下的思辨式的形而上方法深深受到怀疑。现代哲学在研究心身问题时引入了三个新的视角,即指称问题、语言问题和还原问题,进而细化了心身问题的古典结构。心身问题奠基于笛卡尔开始的主客二分的祛魅的现代性世界观,自由意志问题是能否跳出心身问题之困境的试金石,而心身问题又是我们能否跳出现代性图景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105.
无论是就哲学体系 ,还是就其框架下的主导概念、范畴和问题而言 ,当前哲学界对马克思文本、典籍的发掘堪称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的一个时代象征。学者们以典籍为基点 ,进而拓展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基本内容、核心精神和在中国的发展的探索 ,并最终把阐释典籍文本的当代意义落实为终极关怀 ,这昭示了当代哲人对历史、对学术的客观精神的追求和对哲学智慧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6.
This issue examines struggles over public discursive power in late modern society, understanding that late modern public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destabilization of formerly unmarked public authorities, in other words, an unsettling of standardized “voices from nowhere” (Gal & Woolard, 2001).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issue illustrate traditional social and academic elites’ discursive reactions to such developments. In the introduction, we outline different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modern and late‐modern publics, identify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 destabilization of modern certainties of social public order, and argue that a weakening of traditional public norms not only implies emancipation but also, as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issue demonstrate, may bring along new forms of public dominance. For the positioning of contemporary socio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we conclude that it is the crucial task of the current public moment to critically self‐engage with our own relations with, and ideologies of, the public. Dieses Themenheft befragt Strukturen öffentlicher Diskursmacht in spätmoderner Gesellschaft und zeigt auf, dass spätmoderne Öffentlichkeit durch eine Destabilisierung von vormals unmarkierten Autoritäten ist, in anderen Worten, von standardisierten “voices from nowhere” (Gal & Woolard, 2001). Die Beiträge illustrieren Reaktionen traditioneller sozialer und akademischer Eliten hierauf. In dieser Einleitung skizzieren wir verschiedene theoretische Zugänge zu moderner und spätmoderner Öffentlichkeit, identifizieren Faktoren, die zu einer Destabilisierung von sozialen Gewissheiten der Moderne beitragen und legen dar, dass eine Schwächung traditioneller öffentlichen Normen nicht nur soziale Emanzipation impliziert sondern, wie die Beiträge zu diesem Heft zeigen, auch neue Formen öffentlicher Dominanz hervorbringt. In Bezug auf zeitgenössische soziolinguistische Theorie und Praxis schlussfolgern wir daraus, dass es im aktuellen öffentlichen Kontext eine zentrale Aufgabe der Soziolinguistik ist, sich kritisch mit den eigenen Beziehungen zu und Ideologien von Öffentlichkeit befassen. Das Themenheft soll zu dieser Auseinandersetzung beitragen.  相似文献   
107.
李健 《北方论丛》2016,(1):122-125
当代政治哲学陷入了判断者和行动者的两难困境,其原因在于:一是它通过商谈的方式达成共识;二是它在政治哲学评判时所遵循的伦理标准和共通感。元政治学解决了政治哲学的这一困境,它独辟蹊径地以数学本体论为奠基,实现了将政治作为真之政治的目的。而实现真之政治需要做的是协调政治与国家、政治与主体和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最终清除一种政治的幻想,走出一条通向真之政治的可能性道路。  相似文献   
108.
丁振中 《北方论丛》2016,(1):126-130
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是在规范并分析“理由”和“合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理论“大厦”是在“理由”和“合理性”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帕菲特认为,人是宇宙唯一的能够回应理由的理性存在。我们应该接受某些基于价值的、客观的理论,行为的理由从那些给予我们理由去拥有欲望或目标的事实中获取力量。实践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的关键区分,在于对实践理由的自发回应和对认识论的理由的非自发回应。  相似文献   
109.
晚清广州邮政三足鼎立,传统民信局?各国开设的“客邮”和大清邮政并存,但邮政管理统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肇兴于中外交涉频繁?战火连绵的晚清广州电报业,极大地提高了通信效率,得到了迅速发展?近代邮政在广州商民生活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伴随电报的开设而兴办的电报学堂是广州早期现代化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广州近代邮政电报的开设情况及其特点,有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近代邮政电报的兴办对晚清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国防以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本质以及政治科学整个发展进程和其蕴含的价值取向的考察和反思,是对政治科学的基本问题即研究主题问题的探究,其研究范畴指涉相关的问题域:由对政治的本质及分界问题的探求,对政治作为一门科学的发展过程的审视和对政治科学发展取向的价值判断的厘清等诸多问题建构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