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9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71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5篇
人口学   37篇
丛书文集   1894篇
理论方法论   545篇
综合类   7897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322篇
  2012年   698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682篇
  2009年   682篇
  2008年   706篇
  2007年   934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79篇
  2004年   746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584篇
  2001年   460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大力开展横向科研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事横向科研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前景进行了分析,结合学校若干横向科研项目成功实例,提出了承担和完成更多横向科研项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2.
洛阳有伊、洛、、涧、谷等数条河流。唐代东都洛阳水灾频繁发生 ,共 35次之多 ,平均不足 1 0年一次 ,给洛阳城及沿岸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洛阳水灾发生多为五至八月份。唐代洛阳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雨季流量大 ,便于行舟 ,旱季水少河浅难以行船。针对频发的水灾 ,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灾民的措施 ,同时还采取了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3.
声诗是指齐言的入乐的近体歌诗。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声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唐代,并认为至五代时声诗逐渐衰落,为长短句所取代。其实宋代也有大量的声诗。本文从宋声诗的传唱、宋声诗的内容和风格这两个角度对宋声诗的总体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描述。指出:宋声诗的传唱很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当然还包括文人;宋声诗的题材非常广泛,在风格上具有清新、活泼、生动的特点,在形式上也很灵活自由。对宋声诗的描述,可以澄清许多问题,并对已往一些问题作出新的解释,不仅可以丰富人们对宋代文学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中国人认识、利用菌类的历史悠久。至隋唐 ,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菌类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生长特点及毒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并摸索出了食用菌、药用菌的栽培技术。其中灵芝栽培技术最为成熟 ,已有专著出现 ,这一点是与道教的重视与推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5.
北魏末年,封建性的鲜卑—汉文化模式在北方社会占主导地位,这种文化模式与部族文化的差异,使羯族首领尔朱荣在权势达到顶峰时丧生,其部队随后分裂并被鲜、汉联军消灭。这说明鲜卑—汉文化在当时还有巨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6.
明朝中后期的诗人马之骏,在当今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无人提及,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其实他在当时颇有诗名,并同竟陵派的钟惺互为诗酒之友.其留有诗文集<妙远堂集>四十卷.后人曾于清代重刻其诗歌选集<妙远堂诗钞>五卷,收马氏诗800余首.  相似文献   
107.
人类的啸与动物的天籁近似,人类在前语言时期用啸进行交流,利用啸的生物语言特性狩猎,在啸的发生发展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8.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9.
唐诗之所以繁荣,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高峰,是诗歌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汉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趋势。如何读诗,如何理解诗,是探讨唐诗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诗并不神秘,要更好地理解唐诗,必须从文化传统和汉语言特点这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0.
金初耆旧作家与庾信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为出仕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汉族作家,由南朝入北朝的庾信和由宋入金的耆旧作家的作品却有很大的不同。金初耆旧作家缺乏庾信作品中的王室情,其各自的具体处境和历史环境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