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12篇 |
免费 | 330篇 |
国内免费 | 14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0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118篇 |
人口学 | 63篇 |
丛书文集 | 955篇 |
理论方法论 | 317篇 |
综合类 | 6050篇 |
社会学 | 442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81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120篇 |
2018年 | 136篇 |
2017年 | 129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202篇 |
2014年 | 453篇 |
2013年 | 427篇 |
2012年 | 507篇 |
2011年 | 617篇 |
2010年 | 498篇 |
2009年 | 468篇 |
2008年 | 490篇 |
2007年 | 616篇 |
2006年 | 542篇 |
2005年 | 540篇 |
2004年 | 462篇 |
2003年 | 384篇 |
2002年 | 312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凯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8-151
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招聘环节面临的法律风险,采用法规解析及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对企业在招聘环节面临的潜在法律风险做了具体阐述,用相关案例对这些风险做进一步的分析,并探讨了企业招聘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以帮助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依法、合法招聘,最终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82.
贾海燕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44-48
《玲珑》杂志在塑造完美摩登女性形象之外同时建构了一个负面的男性形象,并对之大加声讨。在压迫/反抗的女性话语逻辑支配下,男性被建构为施虐者,女性在话语狂欢中完成对男性的反抗和讨伐。然而,话语狂欢终究不能解决现实困境,女性批判男性,寻求自主的同时,却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商业资本的陷阱。《玲珑》杂志中的负面男性形象建构以及女性对男性的话语暴力揭橥了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面对男性时的复杂心态,映射出她们在消费浪潮、大众传媒与外来文化的轮番刺激下的欲望和挣扎。 相似文献
83.
84.
李丽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4):136
大数据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相关关系与混杂性的凸显,海量信息与交换方式的多样化等替代了因果关系,弱化了精确性、客观性以及真理的唯一性,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模式和交往方式,消解了人们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不仅如此,大数据的应用促进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各种自媒体的发展,为多元思潮、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及其安全带来了很大挑战。认真研究大数据产生的影响,强化意识形态观念,利用大数据及各种新兴媒体与互联网,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和引领多元思潮、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识形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与指导作用,为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坚强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5.
“反向格义”与“中西会通”是构建中国学术话语存在的两种认知取向和方法选择。近现代中西学术交流在反向格义过程中完成了对中国学术的形塑,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学术对西方话语的依附,给中国学术带来相当的片面性偏差。对中国学术而言,不能为了避免西方话语的反向格义而在学术上走向自我封闭,会通中西方已有学术资源进行思想创新是建设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应有的实践智慧和理性诉求。中国学术的发展道路不是简单地“去西方话语”,而是要以中国立场寻求与西方学术的深度对话,唯此才能避免在格义天平首鼠两端,在中西会通基础上建立中国学术话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6.
制度外抗争与制度内法律维权有着显著不同的结果和制度逻辑。现有文献中的“依法抗争”或“以法抗争”可以通过制度外或者制度边缘的集体行动获得政府及时的反应,但却有着多重困境:机会困境、风险困境、组织困境、制度困境。制度内法律维权可以很大程度上破解这些困境,但也有着该模式下独特的结果困境:费时费力而又缺乏即时直接的回报困扰或者阻碍制度内法律维权者去为了获得长期的有益于整个群体的普遍性制度化后果采取行动。但本研究中的业主维权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这一困境。他们的制度内维权行动让法律在实践中最大可能地运转了起来,从而超越了传统维权的困境。独特的政治机会结构和制度内维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促进一些群体走向法庭,而非走上街头。 相似文献
87.
作为普遍观念中的权利“载体”,新闻话语的功能价值研究受到学界的格外关注,却遮蔽了对其生产形式的澄清。实际上,“新闻话语”与“话语”关系紧密相连,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新闻话语提供日常生活事实上的意义架构与实践批判,通过职业报道和非职业形式维系了民主制度下的信息流通;从话语历史的角度看,新闻生产表征“权力与权利”在启蒙与技术社会的直接博弈,渗透了不同社会情境下媒介组织规则与人的主体性的控制与反制。深入新闻话语生产的构成形式,观察它的生产主体和内在要素,对于反思和延展“新闻是如何可能的”这一理论命题将有着重要的分析价值。 相似文献
88.
赵清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冀贡泉是山西省法学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法学家,在山西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山西培养了大批法学人才,奠定山西法学教育发展的基础。他的法学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以后法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9.
灾难往往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制约了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采取诸多办法进行灾难防治,其中一个重要的办法是运用法律手段.法律手段被普通运用不仅基于法律自身的特性,还基于法律在灾难发生后非常态社会秩序如何有效地向常态社会秩序转变的特殊作用上,这种特殊的作用也必将给我们在灾后重建中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0.
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弊端及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性是法律语言的灵魂与生命,但模糊语言同样客观地存在于立法和司法等各个环节。法律模糊语言的成因复杂,在法律领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此同时,法律模糊语言的消极作用已成为司法实践的障碍。为了维护法律的效力,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采取措施消除模糊语言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