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54篇
社会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51.
This work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on-going project that explores the media debate on nanotechnology in the Swedish daily pr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4 and 2009 in two national and two regional Swedish daily broadsheets, it examines frames and themes used, the general tone of the articles as well as the actors active in the debat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how that a positive tone dominates the Swedish coverage, which is mostly focused on future applications of nanotechnology. However, in the final stage of the studied period, the Swedish press started focus more on potential risks of nanotechnology as well as regulatory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52.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offer social studies educators a way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ivil disobedience as a democratic and nonviolent means of instigating social change. The authors explore the concept of civil disobedience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examine the justifications and ramifications of each historical example. In addition, they provide several examples of events that are often mistakenly categorized as civil disobedience. Through these examples, the authors develop a sound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while explaining its applic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actuali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l disobedience in the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the authors use five components: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of civil disobedience, the concept of civil disobedience, the argument for civil disobedience, the argument against civil disobedience, and teaching about civil disobedience. They also incorporate civil disobedience into a lesson plan.  相似文献   
153.
本课题项目组通过实证调研和文献比较,发现企业建立防治职场性骚扰机制有现实需求。在国家立法确立用人单位防止性骚扰义务之后,企业性骚扰防治机制的推广并不顺利。因为此项义务规定过于笼统而难以落实,职场性骚扰定义的缺位导致认定难,保护对象限于女性的褊狭令部分男性对防治职场性骚扰持消极态度,受害人多数不愿选择向主管投诉或向法院起诉,知情人不愿作证。基于此,有必要从立法模式及其理念、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提出建立防治职场性骚扰机制的对策,以供在相关立法及决策时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154.
建立统一的中国航空法体系——理论初探与立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的民用航空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中国的航空法律制度建设也取得较大成就,相关法律制度日趋完备。然而,中国的航空法律体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缺乏一部统一的航空法。这种情况制约了中国航空业,特别是通用航空业的发展,进而阻碍了中国相关经济增长点的培养。文章试图通过剖析中国航空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建立统一的航空法体系的基本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人侵权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从法人本质分析,若将"法人拟制说"中的拟制技巧与"法人实在说"实在意志结合起来,就可以把作为法人机关的自然人和作为法人雇员执行职务的意志视为法人的意志.从而得出法人有侵权行为能力的结论;从实用主义和立法技巧路径出发,根据侵权制度设计好坏判断标准分析,法人也是应当有侵权行为能力的.在此前提下,本文又分别从法人本质路径和实用主义路径入手,详细探讨了法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并且在对各国民法关于法人侵权的立法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我未来民法典应该吸收<民法通则>的成功经验,对法人机关及其受托人或受雇人执行职务过程中的侵权行为的责任分配予以一体把握,采法人侵权责任"一体式"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56.
陈新生 《西北人口》2007,28(5):106-110
目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了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保持社会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将这种行为犯罪化,但将这种行为犯罪化的建议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中,作者列举了主张将这种行为犯罪化的理由及其缺陷,主张在目前条件下应尽量采取其他手段来调节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而不应轻易将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行为犯罪化。  相似文献   
157.
我国的刑事立法中有关于刑事和解的间接依据,但其效力有限且缺乏可操作性。刑事和解的立法设置应当考虑立法的现状和实际情况,着重修改现行法律中与刑事和解相抵触或不相适应的部分,为刑事和解的适用提供法律依据,并从刑事程序法和实体法两方面着手分别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8.
婚内侵权因具有违法性,应在法律上予以禁止。夫妻一方因过错侵权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我国现行《婚姻法》针对夫妻侵权,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然而离婚这一高昂的代价使得很多受害配偶在主张自身权利时止步,单纯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夫妻侵权责任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有鉴于此,文章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婚姻领域的法制现状,从夫妻侵权责任的适用、夫妻侵权责任的承担等方面对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59.
吐蕃僧诤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众多学者都一致认为这次僧诤事件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吐蕃僧诤记》作者认为吐蕃与唐朝之间的政治关系是导致汉僧一万在论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笔者不敢苟同这个观点,在引用作者原语基础之上,重新分析史料,逐一点破他的论证过程,并认为吐蕃僧诤的结果是吐蕃本身对宗教选择的结果,符合宗教适应社会发展这一规律,而与唐蕃之间的政治矛盾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60.
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和项目建设,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类资源,引导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河北省城乡规划条例》的立法质量,在对河北省城乡规划立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满足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资源生态协调平衡等五大立法原则。河北省城乡规划立法应创新城乡规划体系、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城镇和统筹乡村规划立法、制定配套的附属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