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48篇
管理学   79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485篇
理论方法论   111篇
综合类   2756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305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近年来,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部分学者对汉语言纯洁性的担忧。文章在结合相关翻译学理论、语言经济原则和语言社会属性等问题探讨的基础之上,认为英语字母缩略词的流行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保持汉语的活力,并且无碍于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62.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has bee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principle i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since the 1980s. Through varying formulations, it states that when an activity can lead to a catastrophe for human health or the environment,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event it even if the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is not fully established scientifically.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has been critically discussed from many sides. This article concentrates on a theoretical argument by Peterson (2006) according to which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s incoherent with other desiderata of 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us cannot be used as a decision rule that selects an action among several ones. I claim here that Peterson's argument fails to establish the incoherence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by attacking three of its premises. I argue (i) that Peterson's treatment of uncertainties lacks generality, (ii) that his Archimedian condition is problematic for incommensurability reasons, and (iii) that his explication of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is not adequate. This leads me to conjecture that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can be envisaged as a coherent decision rule, again.  相似文献   
63.
通过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I TS 05标塔园路站~滨河路站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介绍在苏州富水粉砂地层中盾构综合施工技术。施工中,克服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加固区水平长度不足的困难,使用了在加固区外再施工一圈止水帷幕桩的地基加固技术,该技术可以使三轴加固土体与止水帷幕桩组合形成一个范围更大的端头地基加固区域,并在盾构到达段掘进中合理使用管片壁后二次注浆和聚氨酯,成功地阻断微承压水在盾构到达时涌出的路径,从而解决了富水砂层下盾构到达施工的涌水、涌砂问题。通过使用,该技术保证了2台盾构安全成功接收,在富水粉砂地层具有适用性广、安全可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4.
Terje Aven 《Risk analysis》2020,40(10):1889-1899
This article aims to demonstrate that risk science is important for society, industry and all of us. Rather few people today, including scientists and managers, are familiar with what this science is about—its foundation and main features—and how it is used to gain knowledge and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in real-life situations. The article seeks to meet this challenge, by presenting three examples, showing how risk science works to gain new generic, fundamental knowledge on risk concep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s well as supporting the practical tackling of actual risk problems.  相似文献   
65.
在“五位一体”框架中,探讨支撑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基本价值原则,乃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要做到这一点,在市场之内的初次分配中,必须让“资本-劳动”分享利润,与此相对应的是一种与“平等”等密切相关的“分享”价值原则。《决定》有关“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等重大举措,同样是在市场之内贯彻分享价值原则,而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以公共服务为主的文化事业则是在市场之外推行分享价值原则的主要方式。全面推行分享价值原则,既有利于坚定地推进新型市场化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保障平等、促进和谐、拓展自由,对内可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国民创造力,对外则有助于在价值制高点上展现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魅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66.
便宜原则在我国行政处罚法上并无明文的依据,但在行政实务中却不乏采用。基于合理行政的要求,在行政处罚法上应当承认便宜原则。便宜原则作为法定原则的一种补充,应仅于特殊情形下适用。由于便宜原则授予了行政机关更加宽泛的自由裁量权,因此其在适用时必须受到严格的约束。在将来修订行政处罚法时,有必要对便宜原则作出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67.
地下钱庄并非规范的法律概念,我国对地下钱庄法律价值的判断是基于其组织的非正规性而非其行为的违法性,对地下钱庄行为更多地是借助刑法规制和执法严惩而非制度规范和监管指引。以刑法与经济法互动为视角,对地下钱庄所从事的三类主要业务进行具体分析,对相关法律法规予以细致梳理和客观评价,并结合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和地下钱庄行为特点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和防控对策。提出在治理地下钱庄的过程中应当做到经济法规制在前、刑法惩治在后,监管在前、执法在后,宽严相济、疏堵结合。  相似文献   
68.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确立了自我意识哲学的主体地位。表面看是在阐释伊壁鸠鲁哲学,实际上"已经显示出了马克思的创造的智慧"。在他的理论视域内,自我意识是一个伦理原则,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展现了其在走向社会批判以前"伦理批判"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69.
70.
王韶是北宋神宗朝开拓熙河而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军事家、政治家.其<平戎策>提出了恩信招抚、汉法教化、平等相待、杂居互学、发展经济等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另为<全宋文>补辑王韶文五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