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64篇
社会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温慧辉 《殷都学刊》2001,(3):81-85,101
文明时代的到来,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以父系家族为细胞的私有制社会,同时,也带来了妇女地位的跌落.她们被排挤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由此,男尊女卑的原则逐渐被确定下来.同时绵密精致的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则集中表现了"贤妻良母"的角色期待和"以色事人"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2.
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史诗巨著《白鹿原》经过导演王全安的改编被搬上了荧幕。电影《白鹿原》成功表现了陕西关中地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厚重的人文意蕴。但在大量压缩原著情节,改变原著叙事结构,删减原著主要人物,把次要人物变为主要人物,对细节进行移植改造,有效强化了电影情节性、可看性的同时,弱化了原著的时代性,电影的主题表现——时代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削弱了原著的精神意义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93.
优美动听、琅琅上口的语言是广告成功的关键,本文拟重点从英语音位的音响特征入手,通过各种常见英文商标和广告的实例分析与鉴赏,探讨广告英语中的音韵美。  相似文献   
94.
自贡有千年盐都之称,其采盐、制盐历史悠久,自贡也因盐而享誉海内外,自贡因盐设市、因盐立市、因盐兴市,自贡盐工们在自贡这块土地上生产劳作过程中而产生的“盐工号子”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它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的劳动号子,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且号子的音乐结构类型多样。根据分工的不同,“盐工号子”具体的分类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内容幽默朴实,语言诙谐风趣,旋律健康清新,是发自劳动者内心的歌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研究自贡“盐工号子”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对了解千年盐都的文化历史、民俗民风,唤醒自贡人民的历史自豪感,传承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和地域音乐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美育与校园文化在育人目的、教育媒介、作用方式三个方面存在共同性。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同时遵循导向原则和魅力原则。前者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后者增强校园文化的魅力。审美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扩大了美育的内涵,促使美育从狭隘的艺术教育的圈子中解放出来;完善了学校美育的功能,有利于完成培养符合新文化道德标准、科学标准、审美标准“新人”的历史使命;拓展了美育的社会功能,有利于学校实现个体塑造、社会整合、文化建构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6.
手机短信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也是科技发达的标志。它以其经济实惠、迅速快捷、隐秘快感、幽默风趣、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特点倍受手机一族的青睐。人们通过手机短信把美好的祝愿、生活的压力、失败的苦恼和尴尬的处境转化成幽默的“空中语言”,通过它来释放自己的情绪,放飞自己的心灵。短信语言,言简意赅,或谐音,或引喻,或幽默,或诙谐,令人忍俊不禁,为之开怀。对这种新生的语言形式进行探讨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从押韵和叠音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机短信语言呈现出来的音乐美,以便人们更好地运用它,使之成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道桥梁,一个媒介。  相似文献   
97.
《心理学原理》、《时间与自由意志》和《释梦》是洞彻文学“意识流”背后理论意义“魔力”生成的必读文本。它们个中所关联到的“意识流”问题的重要观点反映出合理与悖缪交互错杂 ;但它们所透发出来的美学价值不仅在方法上而且在观念上均给予了文学“意识流”之孕育以诸多的启迪和裨益 ,使其通过本身所进行的审美融化 (当然 ,也辅以其他因素的从中掺和 ) ,以“另类”的面容在世界文苑中魅力四射 ,给文学叙事艺术格局带来空前的变革。  相似文献   
98.
略论司空图的“三外”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司空图的"韵外之致"、"象外之象"、"味外之味"三外说入手,从审美接受的角度出发,试图将其切入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中加以比较.文中以中国古代接受理论与西方接受美学、格式塔心理学派等观点比附印证,试图找到古代文论对现代文学鉴赏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将《边城》置于东方文学的审美传统及20世纪现实发展的框架中,从其诗性的叙事艺术、独特的人性守望、和谐的审美韵致及对民族诗美传统的承接与创造等方面进行审视,揭示其所蕴涵的东方神韵。  相似文献   
100.
教师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对学生有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显性的教育引领作用,是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原理”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信”、“识”’、“情”、“技”四个基本因素的综合体现;在“原理”课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吸引、感染、示范、折服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亲”、“受”、“信”、“行”,使“原理”课的教学实效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