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25篇 |
免费 | 63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0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2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232篇 |
理论方法论 | 146篇 |
综合类 | 1779篇 |
社会学 | 225篇 |
统计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4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41篇 |
2015年 | 61篇 |
2014年 | 96篇 |
2013年 | 154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40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70篇 |
2007年 | 174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148篇 |
2004年 | 170篇 |
2003年 | 176篇 |
2002年 | 141篇 |
2001年 | 142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潘庆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4):52-56
语言哲学之于语文教育研究的启示与贡献,表现为三个互为关联的层面:语文本体的结构一存在论、语文教育的功能一价值论与语文教育的过程-方法论。从语言哲学的视角阐述语文教育的上述三个层面,必将把语文教育的哲学研究带入一个开放而广阔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872.
赵则玲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1):11-15
畲话与吴语是入迁浙江的畲民所说的“双语”。畲族语言不管它有多么“内敛”,在与居住地方言———吴语的长期接触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形成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文章从语言内部的语音和词汇两大方面论述浙江畲话与浙江吴语的关系,说明语言之间的长期接触,会造成强势语言对弱势语言的冲刷态势,从而引起语言内部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73.
杨臣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133-135
引言人们普遍认为,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始于美国人类学家E.T.Hall(1959)所著的《无声的语言〉。从此,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都对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当今世界越来越普遍的跨文化交往的现实,促成了“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874.
司法能力实际上既包括法院整体的司法能力,也包括法官个人的司法能力,但无论要增强哪一种司法能力都离不开法官素质的提高.高超的法律专业知识、丰富的司法和社会生活经验、公正无私的精神、良知和人文素养是法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应当通过完善我国的法官选任制度、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和惩戒制度来促进我国法官队伍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75.
吴晓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9
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至为密切地与批判“主体哲学”的进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主体哲学,意指以“我思”或“自我意识”为基本建制的全部哲学,亦即现代形而上学。对主体哲学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批判始于马克思,这一批判洞穿了作为现代形而上学之基本建制的意识的内在性,从而在瓦解这一“主体性立足点”的同时使现代形而上学本身趋于终结。而马克思在主体哲学批判中获得表述的语言概念,不仅有力地揭示了始终被“我思”这样一种主体性遮蔽起来的意识的存在特性,而且积极地开启了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存在秩序和存在领域。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主体哲学批判切近地预示了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876.
闫素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53-56,59
目前,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愈来愈关注语感对促进语言习得的作用.如何正确处理语感与语言能力的关系,如何以学习者主体为中心积极地建构目标语听读输入语和创造性地输出口笔头言语,进而达到增强语感,提高语言整体能力,应视为学习语言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877.
C. Françoise Acra Katherine E. Bono Peter C. Mundy Keith G. Scott 《Social Development》2009,18(4):1002-1014
The continuity of social competence between 36 months and first grade was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children at risk due to prenatal exposure to cocaine (N = 92). Parent report data on social competence were collected at 36 months of age and both parent and teacher report data were collected when children were in first grade.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36-month social competence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first-grade parent ratings of social competence,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cognitive ability. Thirty-six month social competence also predicted first-grade teacher ratings of competence, but these relations were mediated by child gender and cognitive ability. Early social competenc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first-grade language ability, after controlling for 36-month language. These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social competence for late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878.
王虹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48-151
课堂的文学性对于达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大有裨益,因为文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可通过挖掘文学性课文的主题意义与美学价值、补充文学性的教学材料、设计文学性的语言活动、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等途径来实现文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79.
梁惠梅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4-98
刻意曲解是日常交际中较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指听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意图而故意违反常规,曲解说话人的话,并作出相应的言语反应的会话过程。前人对刻意曲解的成因揭示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该形成一个简单而统一的形成机制解释模型:在刻意曲解的形成过程中,说话人话语本身的经济性以及不确定因素诱发刻意曲解的产生;而听话人主观的交际意图则促使了刻意曲解的实现。话语本身是诱导因素,交际意图是促成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从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角度去解释刻意曲解的形成机制更能全面概括其形成的条件及过程。 相似文献
880.
刘海萍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120-124
为了给学术工作者发表国际期刊论文提供具体可行的帮助,根据国内外著名检索机构对摘要的写作要求,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精选了30篇同时为SCI与SSCI文献检索机构中的英语期刊论文摘要进行实例分析。分析认为:其摘要单词大多在120~200个,句数平均为7句;时态以一般现在时态和一般过去时态为主;语态以主动语态为多,结构以概述型为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