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2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2篇 |
人口学 | 57篇 |
丛书文集 | 67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502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68篇 |
2006年 | 60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54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黎育松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5(2):176-180
剩余价值在其历史发展中相继地采取了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基本剩余价值的直接表现形式。基本剩余价值是在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尚未产生或产而复失的历史场合中必须生产的 ,也是在实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历史场合中 ,被它们凸现出来并使它们赖以产生的具有原先既定性 ,或扩张基础性和增生本体性的剩余价值形式。基本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始终 ,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的基本实现。它和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在质和量及其历史形态上的差异 ,使剩余价值成为一个比较经济范畴 相似文献
82.
高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在否认剩余价值理论科学性的同时承认唯物史观,是当下《资本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倾向。要分析这种倾向就得重温马克思两大发现的诞生及其关系。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研究得到了其第一个科学发现,即被称为唯物史观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这个发现的指导下,马克思进一步研究政治经济学而作出了第二个科学发现,即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第二个发现对第一个发现又起到了证成作用。因而这两个科学发现之间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而不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也不是两种哲学的关系。脱离剩余价值理论的唯物史观与脱离唯物史观的剩余价值理论一样,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3.
提出了闲暇剩余这一概念,并计算了劳动者闲暇偏好对闲暇剩余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劳动者闲暇偏好对收入分配不均等性的影响.针对不同群体适当引导对闲暇的偏好,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缩小收入差距的不均等性.这对解决我国当前劳动力供需紧张、人们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4.
李文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28-3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就是要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培养职业农民,限制农业劳动力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现实难题是农村教育体制不利于人力资源开发,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职能严重弱化,农村人口生育质量亟待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相似文献
85.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上个世纪开始,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就成为国内外学者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其资产结构和利润结构使其有大量的应计利润项目,因而也就有大量的盈余空间。2007年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但又提供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6.
杨竹节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7-3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认为 ,乡镇企业布局要适度集中 ,通过乡镇工业小区的建设和小商品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小城镇 ,特别是高层次小城镇 ,提高现有小城镇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要转换城市机制 ,完善城市经济结构 ,用市场法则取代行政原则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7.
88.
关于社会福利制度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效率和公平是社会福利的两大准则 ,整个人类历史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追求效率和公平的历史 ,而其中针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的收入和服务保障更是一个超社会形态的课题 ,是一个关乎人类社会福利的重要问题。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 ,本文中所讨论的社会福利制度被限定在“剩余福利模式”上。在对中外社会福利制度的起源及其理论发展进行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指出 :社会福利的提供应是制度化的政府职责 ,它的实施不仅能有效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 ,还有利于全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 ;在中国目前财政收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推进立法、加紧培育行业组织和非赢利社会组织 ,以达到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有效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之目的。 相似文献
89.
农村剩余劳动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爱萍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23-26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需要宏观政策的引导 ,更需要微观措施的落实。本文提出建立档案式管理的诚信打工用工管理服务机制 ,既是微观管理措施的设计 ,也是宏观方针策略的探讨 ,寻求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宏观与微观的整合功能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90.
1978~2002年,湖北省乡镇企业在企业单位数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对该省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乡镇企业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乡镇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乡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