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5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880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4155篇
社会学   3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464篇
  2006年   492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413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37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夏天》是哥特小说 ,其主题是惧怕异性。女主人公对养父罗约尔是恐惧其性威胁 ,对情人卢歇尔斯是害怕失去他或是被他遗弃。小说的价值之一就是伊迪斯·沃顿开创了哥特小说的新领域─—对异性的恐惧  相似文献   
82.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优秀作家。他以农民作为文学创作的对象,对这一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予以深情的关注,开创了乡土气息浓郁的“山药蛋派”;他求真求实求是,使摹写与创造有机结合,就革命文艺怎样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作出可贵的探索;他先做人而后作文,以公正无私、仗义执言的人格魅力,被农民朋友深深怀念。  相似文献   
83.
清初治滇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朝初年,特别是平定“三藩之乱”后的二三十年间,是云南实现由乱到治的关键时期。清朝统治者在总结和借鉴历代治滇思想和治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调整、充实,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治滇治策体系,其治策涉及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较为切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成为其后清朝统治云南的治边思想和治策。  相似文献   
84.
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五四前后的外国文学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前后的翻译文学经历了从中国文学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的一个特殊过程。五四前(1898年~1919年),文学翻译的目的往往是借鉴外国的思想和文明,“思想启蒙”和“消遣娱乐”成为当时文学翻译的选择规范,形成了保守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静态经典性;五四后(1919年~1927年),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文学改革”和“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成为翻译选择的主流,译作竭力充分表现原文,形成了改革的翻译文学形式库和动态经典性。  相似文献   
85.
日本的文学思潮观形成于对欧洲文学思潮的译介,厨川白村最早进行欧洲文学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潮观,成了后来日、中研究者仿效的主要范例。受厨川白村影响,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了《摩罗诗力说》一文,是中国人研究欧洲文学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以及文学研究会均受到日本影响。中国的艺术思潮研究走了一条与日本近似而且联系紧密的道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依赖于“日本桥”的中介。  相似文献   
86.
报纸副刊是文学与传媒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文学与传媒的双重特点.台湾<联合报>副刊继承与发扬中国报纸副刊"名家办刊"与"文学摇篮"这两大文学传统,在传播的空间构建想像的文学社群,用传播的方式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并在50年风云变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文学的伊甸园",到"启蒙的前沿阵地",再到"精致的文学堡垒".其主编从"文学的园丁",到"媒体英雄",再到"新文学的守门人".<联合报>副刊不仅折射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为世人留下了文学与传媒互动关系的经典个案.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鲁迅的"立人"思想这一角度,阐述《补天》(《不周山》)的思想内蕴,指出《补天》张扬"新的生命"意识、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主题是鲁迅"立人"思想的一个侧面,与《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形成了思想上、艺术上的互补。因此,《补天》是鲁迅早期的主要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88.
理查兹(1893—1981)是本世纪初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本文旨在考查他的作者心理经验论。理查兹倡导了后来美国的新批评派所极力推崇的“细读”式批评。他认为作品只不过是读者进入作者心灵的窗口。由于读者文学水准的高低不一,所以,读者的看法不能作为评价文学的标准。理查兹把作者的心理经验看成是衡量读者“期待视野”的标尺。理查兹对绝对标准的关注,使其理论带有明显的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色彩;同时他对心理因素的兴趣也使他的理论具有人文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89.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是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特征的总和。中国古代文论文体有其鲜明的特色 ,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至近代 ,尤其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 ,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革的方向 ,总的来说是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演进。具体来看 ,体式向多样化、大容量发展 ;篇章结构趋向完整精致 ;语言文字趋向通俗浅显 ;对西方文体从模仿趋向融会贯通 ;文体的外在形式向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90.
论晚明文人评点本的价值和传播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是文学评点的鼎盛期和丰收期 ,不但汇评、集评的形式大量出现 ,而且形成了评点名篇为中心、各层次的作品均有评批的评点格局 ;这些文学评点具有很强的文本价值 ,一些重要的文艺理论都是在评点中形成、发展、流行起来的 ;同时它有一套调节接收者期待视界的传播机制 ,在提升传播速度、导引读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