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44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14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坚持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影响。本雅明从艺术的生产力和艺术生产关系的矛盾入手,开创了艺术生产理论的先河;伊格尔顿提出了文学生产方式理论,认为文学艺术是意识形态的再生产;马歇雷认为文学和意识形态的缝隙透视出文学的意蕴。发展文学生产方式理论,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实践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旨在讨论模糊语言与翻译的关系.以虚对实,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的准确语言;以虚对虚,以模糊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以实对虚,以精确语言翻译原文中的模糊语言等角度探讨模糊语言翻译的方法.在翻译文学模糊语言中,译者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使译文文本同原文一样呈开放性的结构,让译文读者介入其中,去解读,去阐释,从而获得共鸣.  相似文献   
103.
在中国当代文学对读者的设计、利用和想象的层面上,当代文学读者在理论上被置于一个有决定权的地位,但实际上却处于被给予和被利用的存在状态,成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力量.由于文学功能和作用的被设定,文学的价值取向也被规定下来,文学阅读变成了文学教育,文学读者成了一个虚构的符号,读者的需要成为一种政策预设,成为政治意识形态想象和设计的产物.由于文学阅读的统一,文学感受的一致,最终会带来文学创作的趋同化,形成文学生产的循环和等质现象.  相似文献   
104.
While scholarly analysis of child protection and the media has grown substantially during the 1990s (Aldridge, 1994; Franklin and Parton, 1991; Kitzinger and Skidmore, 1995), studies have ignored a crucial dimension which forms the focus for discussion here. We wish to suggest that media reporting of children and child abuse may itself constitute an abusive activity. Media presentations of children and childhood, since press coverage of the Bulger case in 1993, have assumed a distinctive and sinister guise which, we argue, fundamentally revises the previously held perception of children and childhood. We suggest that this new understanding of childhood is damaging to children and,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such media presentations on the public mood and policy climate, harms their interests. The discussion is in three parts. First, newspaper reporting of the Bulger case is analysed to reveal how coverage challenged the idea of childhood as a period of innocence and replaced it with a perception of childhood as essentially ‘evil’. Second,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Jake, the central figure in Alan Bleasdale's recent television dramaJake's Progress, is analysed to serve as an illustrative exemplar of this new construction of childhood. Finally, we consider the possible messages conveyed by such presentations to perpetrators and victims of abuse.  相似文献   
105.
悲金悼玉女儿诔——论《红楼梦》中贾宝玉之诗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文创作以歌咏女性为中心,以创新为特色,表达出“悲金悼玉”的主题,从而与《红楼梦》重要主题之一——反映“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女性悲剧关联起来,体现了为作者代言的功能。同时,通过贾宝玉的诗文,作者批判时人为功名而写作的异化心态,提出“尚古”的文学主张,主张回归士之精神本源,标立出对儒林传统的唾弃以及对文苑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06.
回顾几十年来学术研究的道路,开始把鲁迅研究以专著形式系列化。这里的系列,只能说是“小系”,而不是“大系”。在这基础上,扩大研究领域,撰写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论著,同时进行散文创作,出版几本散文集。学术界的前辈、同辈、后辈的学者,在著作和文章中对我的论著、作品,进行热情的评论、分析,至感。  相似文献   
107.
萧纲与楚辞     
本文通过对梁简文帝萧纲的生平经历、文学理论以及诗文创作的分析研究来考察萧纲与楚辞的关系,进而对楚辞的艺术性以及对后世文人的影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8.
内圣外王之道是对儒家理想的表达,其旨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以六艺为养”的儒家从内圣工夫看待“诗”、“礼”、“乐”、“言”,不仅从创作方面为文艺树立了高远的理想,更赋予文艺一种切关存在意义的根源性。从外王事功视野看待“诗”、“礼”、“乐”、“言”,则文艺被纳入制度文化论域当中,对其功能价值的判定也就自然以制度文化建设为准绳,其最终指向便是通过文艺整顿人心、和合天下,造就上下有序、协调和睦的理想社会秩序。不过,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存在论断裂也造成儒家文论的结构性冲突。  相似文献   
109.
现代语境下,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成为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二者都现实存在。借章学诚提出的文德说来探讨复杂的人、文二者关系,从作者和读者两个维度对人、文关系的迷惑提供一定的视角,认为:作者、读者临文时的态度达到“敬”与“恕”是现代语境下人、文关系统一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0.
温潘亚 《河北学刊》2006,26(4):122-126
接受美学文学史模式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以读者为中心,在期待视野融合中朱透视文学的效果史。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文学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类型,读者在文学史中地位的确定,文学史的历时与共时研究,效果史与接受史的结合,显示出建构一种总体文学史的意向。它作为文学史研究的新范式,具有着同过去一切文学史理论不同的全新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对文学总体活动过程研究的新思路,实现了文学史研究方向的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