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44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14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萨拉.朱厄特是一位对自然充满敬畏的作家。她在作品中刻画的不少树木意象折射出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遗憾的是,这些在过去的研究中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在生态批评崛起,世人对朱厄特及其著作给予更多关注的背景下,对这些树木意象作一评析,从仁爱、抚慰之树,人与树木和谐相处,对破坏树木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等三方面,可以解读作品的自然思想。  相似文献   
152.
本文利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分析了凯特·肖班在《觉醒》中的书写策略。与女主人公艾德娜相比,幽居阁楼上的赖思小姐对传统的颠覆更为直接彻底。一方面她是表层文本主入公艾德娜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肖班通过表面上遵循男权社会对女性天使的期待标准,丑化、诋诽赖思小姐,实质上却在深层文本中传达了女性对自由的渴望的信息,从而在父权制的虎视眈眈下,实现与读者的交流,获得了一定的女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3.
在观念变更的转型期社会,文学创作关于自我与日常的书写倾向,遮蔽、消解着作品的思想价值取向。文学要大力塑造人格健全的人物形象,把握好正确的精神向度。  相似文献   
154.
冰心的小诗体现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交融,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相互渗透,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她以开放的思维定势,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凝聚成富有哲理的诗行,抒写的内容是宽泛的、跳跃的、多元的,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5.
晚清文学的繁荣是晚清士人在科举之途堵塞之后的一种创造。在晚清士人走向文学活动的路途中充满了种种社会的、心理的复杂动因。东南沿海口岸城市开放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工商业经济培育了最早的文学读者,也为穷途末路的晚清士人提供了以文学活动谋生的职业机会。因此,考察晚清士人生态的变化,对于把握晚清文学活动的主流、了解文学生产的规律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6.
媒介技术革命带领人类文明进入影像时代,仿真技术使艺术的部分原创光晕在复制中消逝,同时,也使得文化艺术日益走向大众。影像艺术的诞生,对文学产生了复杂多元的影响,并形成了冲击与合谋的共生局面。  相似文献   
157.
宋代集会、结社之风盛行,是文学会社发展的成熟期。宋代文学会社之所以能获得全面、迅速的发展, 其原因主要有六:一是“以文会友”的文化传统,二是民间集会、结社风气的影响,三是文人追求雅、俗谐调的生活情趣,四是士子为应付考试而相互结纳,五是多元文化选择及文人党争的推波助澜,六是乱世文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158.
埃科的文学作品/文本理论,从艺术作品的"开放性"到文学"文本的权利",从文学"文本意图"的提出,到文学文本之"使用"与文学文本之"诠释"的区分,已进入文学文本生命机制的探究。这一理论,引领着文学文本之"开放性"的探索与"文本意图"之控制力的考量,在当代文学理论的跨文化旅行中留下鲜明印迹。  相似文献   
159.
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所以能引风气之先并给人以学术启迪性,就在于他能不断地反省自己,超越自己.他在<熊图腾>中的自我反省与超越表现在:一是从文本研究走向田野调查,对华夏起源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二是对图腾批评的再阐释,从父权制文化的祖先神话图腾的考察走向史前"女神文明"的探究;三是明确提出"四重证据法",并尝试"四重证据法"在揭示中华祖先神话起源方面的阐释效力;四是在民族志"写文化"的批判反思语境下对写作形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0.
唐代大诗人元稹的诗歌特色和成就长期以来在“元白”并称中被掩盖或曲解 ,本文论述了元稹的诗歌个性 ,指出元诗的美学趣向重点在于“风致宛然”的艳丽小诗和次韵相酬、属对精工的长篇排律 ;元诗的艺术渊源主要在于杜诗 ,另外还受到齐梁宫体以及诗人李白等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与白居易词中有异的风格。本文还论述了元稹的诗学批评及其与当时文坛的联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