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44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14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九色鹿》是著名的佛本生故事,其在中土的图文传播有同有异。从传播内容言,二者所关注的人物形象都集中在九色鹿、国王、告密者以及国王夫人身上,但文学的传播内容,总体上较图像传播更丰富些。从传播途径言,图像传播线路较为明确,可归纳为“印度→犍罗陀→中土”,而文学传播似有断层。从传播时间之先后言,图像的叙事传播略早于文学传播,但文学传播持续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宋元以后。无论图、文叙事,都受到了中土固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人性与自由情感——兼论奥斯卡影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由情感。奥斯卡艺术堪称电影艺术中的经典。奥斯卡奖近百年的评奖历史证明人性是社会大众和奥斯卡奖评委共同的最好的审美趣味激发源。其中爱情、亲情、友情是奥斯卡影像中最浓墨重彩的人性主题,是自由情感的主要源泉,也是奥斯卡影像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3.
“生态整体主义”对文学批评的意义表现在文学批评标准和文学批评理论思维方式这两个方面;是对这两个方面可能存在的“中心论”与“二元论”的超越!只有不预设中心,才能平等对待不同的文学批评对象;只有将线性的、孤立的、有序的思维拓展到整体论的、复杂性的思维,文学批评才可能具有创新意味。  相似文献   
94.
Previous research on Tibetan women’s identity and statu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women in the family, production,labor,work and religious affairs within Tibetan society. Ho...  相似文献   
95.
96.
97.
人类要合理收受自然的“馈赠”及“回报”,首先要有惜生情怀,有善性的姿态,能有机和谐修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条件下与非人类生命同行有机—过程。人本是“善性”存在,理应对非人类的万物生命怀有尊重感和怜悯之情。非人类生物的生命能够成为文学叙事的重要对象,成为关系性的“中介”,呈现文学的一种本有之态。文学与人的其他精神活动协同调节,与人的物性肌体相契合,合力作用生命有机体。文学与自然、社会及他人的一切存在有机感应与交融,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结构及多重意义指向,使生命机体能够有精神导向性。文学叙事的惜生情怀,能够畅叙生命,其关注点不只在人的自体生命,更在明晰人与自然万物的生命有机交往。非人类生命的生物习性和独有的坚守、韧性,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及相互间互动、互生机理的适应且遵循,是其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人类对此深层认知及体认,不仅能使人类习得对非人类生命救助的技法及策略,更能成为人类自我守持的必选之策。对于文学而言,惜生也好,救助也好,既能解构一种“最后”之境,也能通过朝向未来的伦理叙事明晰当代人如何为子孙后代行伦理善事。  相似文献   
98.
生态存在必然诗意地寻归生命有机性的运演节律。对人来说,或者对人的生存来说,生态对文学、文学对生态,都依生态存在而动,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状态使然。生命有机性既是人的自然之身及感性生命的基础,又有机呈现人的多重存在关系,更需要精神性及审美化的提升,文学则是其中重要提升力量。生命、人与文学的生成及效应则依循诗意的节律,既形成整体的有效性,又显示着各方的魅力。当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现象出现,从发生之初到广泛影响实际都在极大地关注着人的生存问题,并探寻人何以能诗意生存。当生态批评作为文学活动在助力,必然要成就那种“有效”及“魅力”,其方法、策略及目的性追寻,旨在助推人的活动不断地融入诗意生存。事实上,生态批评的阐释、评论、理性确证及学理基质,就是通过生态整体及诗意性的综合性体验,把控生态、生命、人与文学间的诗意关系,彰显其相互促动、相互映衬的魅力。  相似文献   
99.
尽管斯达尔夫人和刘师培分处东西方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但是斯达尔夫人的欧洲南北文学论与刘师培的中国古代南北文学不同论具有重要的比较诗学研究价值。斯达尔夫人的欧洲南北文学论和刘师培的中国古代南北文学不同论基于各自不同的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都引入了地理空间视域,其比较诗学研究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空间视域引入的不同理论背景、历史背景、理论内涵;二是地理空间视域下语言维度研究进路的异同;三是吊诡的倒转性:北方浪漫主义、南方古典主义与北方古典现实主义精神、南方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0.
从高本汉最早的著作开始就把中国音韵学和方言田野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中古音的构拟和间接的上古音研究方面,方言资料是相当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方言田野调查以字音为主,后来认识到俗传词才是探索方言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