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9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50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44篇
理论方法论   165篇
综合类   3146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季节“的行走和诗意——简论食指诗歌的主题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指的诗歌中,"季节"意象负载着特殊的象征含义,它不仅是时间的代码,更是心灵的载体和镜象,指示了诗人复杂的精神脉络和情感走向,同时也呈现出了食指诗歌的三大主题--未来主题、成长主题和眷念主题.食指用诗歌的形式提取和保留了"季节"枝头上美丽的花瓣和露珠--这些永远引领着人的心灵世界向着高处飞升的精神瑰宝,给食指的诗歌也给这个世界带来了青春气息和浪漫气息.  相似文献   
992.
在文学作品中,悬念造成"大惊"、"大疑"、"大急"之情势,以"引人"释念带来"大喜"、"大快"、"大慰"之情境以"入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仅就元稹《遣悲怀》中的韦丛形象进行一番文化阐释,主要涉及到父母之命的政治婚姻和多子多福的审美理想对韦丛的戕害。  相似文献   
994.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和<说岳全传>,是明清时代的两部重要通俗小说.前者属于史传小说,质朴而忠于史实,作者以双行夹批的方式刊刻传播;后者属于比较成熟的章回小说,作者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了精忠报国的杰出军事家岳飞的形象,同时又交织着某些宗教观念,使岳飞形象复杂化.两书各有千秋,传播方式独特,传播范围广泛,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刻.  相似文献   
995.
论孔子诗学     
无邪、兴、达是孔子诗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孔子所谓"无邪"是对《诗》的情感本质的肯定,"兴"是对《诗》的文体和思维特征的认识,"达"则是对《诗》可通达天命的形而上性质的认识。"无邪"、"兴"、"达"三者构成孔子诗学的基本框架。孔子诗学是远古诗歌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96.
八股文的文学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中国传统的杂文学观念来衡量 ,八股文具有特定的文学因素 :一是虚构色彩。作者借八股文立言的过程 ,也就是化其身为代言对象的过程。二是声韵特性。八股文是相对于律诗的“律文” ,是选择和运用特定的节奏周期模式、特定的套叠方式而形成的语音链系统。三是技巧趣味 ,即谋篇布局、经纬错综的技巧与手法。八股文文法、文诀的名称由抽象而趋形象 ,再经过文学的美化 ,进入小说、戏曲评点。八股文章法理论是历代“为文之法”的提炼、集中和定型  相似文献   
997.
谈英美文学名著汉译中的多书名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分析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汉译书名着手,论述英美文学名著重译多书名与译者、出版社等关系,并指出译者、出版编辑及有关部门如何避免译本多书名现象,还论及译本多书名对图书馆各部门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如何在译本多书名情况下做好采购、分编、流通、检索工作。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的现代转化 ,乃是中国文论史的内在逻辑使然 ,正因如此 ,外来的文论才能引发我们极大的热忱 ,才能够很快将其内化 ,这里包含着中华民族主动而积极的选择。这个过程的实质只能是西方外来冲击与示范和中国内在要求与选择的叠加 ,它既是古老的中国文论传统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 ,又是这一传统在新世纪静悄悄的绵延  相似文献   
999.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的核心命题是"质文代变".<时序>在讨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中阐发了刘勰的文学史观、文学发展观,其理论实质关键在"变",从而构成文学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强调了文学与时代关系中作者的中介作用,并在"时序"的文学史历时性讨论中探究了文学发展的原因、确立这一命题的文学理论的意义和批评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近代早期启蒙者,创立了近代"经世致用"的文艺美学理论.其主要代表龚自珍倡导关心"民生饮食"与"尊史",以此阐明其文艺美学"经世致用"观;魏源发表了"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的理论见解,主张以文学的审美功能为基础,发挥文学的治政作用;包世臣强调文学不能脱离"民事",把"悠关国家"作为文学的最高目的和最大价值;冯桂芬呼吁发挥文学"考镜得失,匡时济世"的社会作用.他们的思想虽都鲜明地表现出"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对于更新时人的文艺美学思想,促进文学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