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39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164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杜静元 《城市观察》2014,(4):157-165
当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在这些挑战和问题面前,我们如何通过对我国社会治理状况的深入分析,深化对社会管理规律和特点的认识,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本文从一个经济学的概念——"隧道效应"出发,将其引入到社会治理的研究中来,分析"隧道效应"发生背后的文化逻辑,并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正的隧道效应是否可以持续及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This conceptual paper aspire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ly s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creation process of a specific value network (i.e., firm–employee context). Drawing on service-logic and resource-based frameworks, a classification of four diverse resource types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is introduced (i.e., core, augmented, add-on, peripher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ir exchangeability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employees’ value creation and co-creation. This classification enable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and the unique features of different firm–employee exchanges i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delineates each type’s distinctive role in employee-based value creation activities. Four propositions derive from this classification; this suggests that not all resource types can be exchanged and that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firm–employee exchanges to value creation is asymmetrical. A future research agenda is also presented, discussing th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of this classification for contemporary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24.
研究群知识的形式模型有助于澄清抽象的哲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群知识的形式化的处理方法和哲学所讨论的群知识是相脱离的。对群知识的形式化的定义可称为集体知识,是关于公共问题的分布知识以及公共知识和全分布知识之间的桥梁。所有的知识都是基于对主体的不同概念的区分而获得的。为了对认知群和集体知识进行模型,需要引入新的克里普模型,即认知群模型。定义一个好的群知识有助于对基于群知识的更高层次的哲学讨论。  相似文献   
25.
自20世纪70年代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确立后,引起了数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和哲学等诸多领域中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国内外文献中,对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的逻辑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借助公理化的方法探讨吉伯德-萨特思韦特防策略不可能性定理,并形式化地给出定理的内容和证明,力图把精细的逻辑推理应用于复杂的过程分析中,使防策略投票这一过程形式化、清晰化,以期能指导人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决策活动。  相似文献   
26.
村镇两级是政策执行的直接推动者,也是政策效果自下而上反馈的第一个环节,这一反馈的真实性直接影响到政策监督的有效性。在发达地区富人治村的背景下,村干部对体制及体制资源的依赖性减弱,镇村两级的干部从偏闭合型关系向非闭合型关系转变。此外,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以联村干部等为主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组织基础,在镇村之间有效化解信息不对称等的难题;通过对联村干部进行目标责任考核,增加其推动政策落实的压力和动力。从而形成以基层政权深度嵌入村庄为基础的非闭合型乡村关系,这种乡村关系构成了政策监督强化的底层逻辑。  相似文献   
27.
群众路线将党的组织与政策过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建立在党群、干部动态互动关系之中,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政策话语逻辑。在阶级斗争话语占主导的时期,群众运动作为一种主要的治国形式,在塑造政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在政策过程中,除了官僚体系网络,还存在基于复杂的干群互动、政治协商、群众参与所形成的动员协商网络。干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受群众路线的约束主要体现在结合执行工作自身特点形成有效的群众工作机制、立场与作风。  相似文献   
28.
经济逻辑学是经济学和逻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我们可以从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研究的确定性以及逻辑学的发展等几个角度给予论证。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视角看,它是研究经济活动中理性决策和策略推理的科学。在理论驱动力和现实驱动力的双重作用下,经济逻辑的研究已开始了由形式逻辑范式向科学逻辑范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29.
在理性主体寻求达成其目的的过程中,信念、愿望和意图起着重要的作用。由 Rao 和Georgeff 提出的信念愿望意图逻辑是建立在分支时间可能世界模型的基础之上的。说明了该逻辑框架对意图的重要成分(比如:信念、愿望、意图和承诺)是如何进行形式化的。另外,不同类型的理性主体可以通过添加特定的条件来进行建模。  相似文献   
30.
当代中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在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硕成果的同时,正遭受到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当前保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既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伦理道德问题,也是我国必须正视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积极吸收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念、珍爱生命的生态人文精神、物人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取向等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关于人类来自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与自然具有相互影响与和谐统一关系的思想,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人类社会延续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的论述,关于人既属于自然界又是自然界长期演进的产物、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绝不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的观点,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当代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积极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引,吸收借鉴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积极成分,在新时代的历史境遇中采取切实可行的科学路径,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完善生态环境立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二是倡导生态环境民主、提高民众参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合力;三是提升政府生态服务能力、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四是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本前提;五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学习,为共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创造重要条件,真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