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5篇
理论方法论   49篇
综合类   117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作为体现中国古典美学精华的"意境",在对其生成过程的诸多探讨中,有人从审美意识深化拓展的历程,即艺术本体论的角度揭示其脉络,可以说在研究水平上达到相当的高度.其立足于艺术发展本身而寻绎其本体性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自上而下,从哲学理论思维演进的内在逻辑透析审美意识转变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72.
化学实验不是一种纯粹的感性认识过程,它是在理论思维的指导下对化学的自然本质进行“解剖”的过程,是理论思维的物化。  相似文献   
73.
王晓初著<中国现代文学发展演变史1898-1989>引起了我们对现代文学史写作中"他者"问题的思考.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在横向的共时轴上应该借鉴其他学科和其他文化这两个"他者"因素,在比较中完成对"文学性"和"民族性"的更好认识;在纵向的历时轴上,作为历史的"绝对的他者"的我们,应该在事实真实和逻辑真实的辩证关系中,完成对现代文学的作者、作品、读者的完整把握.  相似文献   
74.
古希腊文学为亚里士多德建构逻辑学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思维素材及朴素逻辑思想 ,因此 ,古希腊文学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产生的土壤。古希腊文学的繁荣铸就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辉煌 ,而古希腊文学的缺陷也引发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在某些方面的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75.
计划生育“三结合”由吉林省率先提出近十年,并已被国家充分肯定。十年来的实践已证实了计划生育“三结合”的正确与可行,尚缺少理论上的深入研究,经在国家计生委立项的“计划生育三结合之路研究”的软课题中找到了计划生育三结合提出的理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76.
提出采用"融入法"的教学方式,加强俄汉翻译教学.认为翻译活动离不开逻辑理论、文化学的指导,只有掌握翻译理论及技巧,才能再现原文的意美和信息.  相似文献   
77.
学生入校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使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现代教育理论、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大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客观必要性 ,我校从 2 0 0 0年开始在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实施了两年多的分层教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改革是成功的 ,我们的分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8.
文章探讨了语篇分析和语用学这两个语言学分相学科的关系,说明两者结合的可能性。创建语篇分析语用模式,不仅有利于语篇分析体系的完善,而且有助于语用学学科的成熟发展。文章从语篇的交际活动性质、认知活动性质以及语篇活动性质出发,阐述了创建语篇分析语用模式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9.
认识活动“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 ,是由自身内在矛盾推动的辩证运动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必须通过制约和影响认识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实现。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内在逻辑线索 ,是认识活动由其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起点经中介条件向真理性认识结论辩证运动、系统演进的过程。为逻辑分析的需要 ,我们将这样的过程称之为一个“认识单元”。作为认识活动辩证运动的逻辑起点的认识角度及其丰富的内在规定性 ,在理论形态内在角度分析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80.
邓小平德育理论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德育理论 ,它以马列主义哲学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逻辑起点 ,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作为价值取向。其操作过程具有战略、时代特征和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特色。为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