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34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为词中第一个大量、集中地写羁旅行役题材的词人,柳永的这类作品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模式化特征在场合设置、结构展开、心绪指向三个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他将产生"羁旅行役"之思的场合,设置在登临、孤馆(院)独处、舟船独行(宿)、车马独行之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在展开作品时,他将作品结构处理成写景与写情两部分,以景交代、铺垫情,以景兴起、引发情,是对中国传统诗歌结构作品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在叙述心绪时,他将心绪限定在追忆往昔生活,思念昔日情人,与现实的不如意两个方面,并由此形成反衬作用,使他的羁旅行役词普遍透出对追求功名强烈不满的情绪。  相似文献   
62.
《闷与狂》有着跨文体创作的意图,延续着王蒙一惯的超越创新的勇气,比较集中地体现出王蒙60年写作的精神特质,因而是分析其小说艺术的一个典型样本。《闷与狂》是一部务虚式的爱情自传,以中式意识流手法展开生命回忆,却又有着政治抒情痕迹;它是作者"为己的写作",充满密实堆积的典故,且有着中产阶级的立场,但它不是学院派的知识分子写作,而是一种政治知识分子写作;作者以"少布"情怀高唱"青春万岁",以"闷与狂"证明着"不老的心态",展现出一种革命青春型人格,却也存在着语言概念化自动化、叙事无故事少细节、抒情狂飙化高蹈化等缺陷。  相似文献   
63.
南唐词的忧患意源于传统文化心理和具体的时代背景,表现为忧生之和国家之叹于词中注入了大量的 忧患意识,从而引起词的艺术手法的变化和抒情功能的增强,南唐词在某种程度上导引了词坛发展的方向。北宋 词人因袭了南唐词的这种品格,充分实现了词的抒情功能。  相似文献   
64.
本文的视角在于探讨南宋词人开拓词境的动力元素以及他们摒弃传统的生产手法。南宋词人运用登高望远、比兴寄托、选用词调等多种架构方式开辟了词学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65.
从词地位的提高、“兴观群怨”诗观对词的影响以及“温柔敦厚”的审美趋向三方面分析了在儒家诗学影响下的词学发展,说明儒家诗学这一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学进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6.
写于1946年的《青色魇》,讲述了佛经典籍《法苑珠林》中驹那罗王子的故事。同《七色魇》其他文章一样,《青色魇》也呈现出晦涩难解的文本状态,评论多将之称为“抽象的抒情”。从佛经故事重说的角度将之与上世纪30年代的《月下小景》进行比较,不难剖析这种“抽象抒情”文风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7.
分析比较现代抒情散文的艺术构成在审美上的鲜明特征,探讨不同审美特征产生的历史渊源,由此概括出两种不同的审美共性,展示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中,现代抒情散文构筑的整体性审美图景。  相似文献   
68.
宋代曹组、曹勋为父子词人。曹组词为俗而能雅,曹勋词则为大雅避俗。究其原因,在曹氏家庭教育环境中,曹组作为传统士人,虽仕途遭阻,心态复杂,但正统观念始终存在。曹勋的词风一方面是对父亲的反动,另一方面却又来自父亲的教育。从作词基本功与审美追求两方面来看,曹氏父子的联系在两宋众多父子词人中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9.
芦力军 《南都学坛》2007,27(6):73-75
19世纪中叶到世纪末是德国诗意现实主义创作发展的鼎盛时期。诗意现实主义作品以抒情方式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活动见长,善于将人的心理活动与自然巧妙结合起来。施笃姆是这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代表作《茵梦湖》虽然回避了当时的社会矛盾,但人物心理刻划和景色描写的和谐在艺术上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0.
词是典型的抒情文学,尤擅长抒发心灵深处窈深细腻而难以直叙的情感和情调.宋词抒情的内涵分别是具有代表性的豪情与柔情,后者以"本色"占据主导地位.宋词在大胆抒发私人化的情感、塑造生动多姿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深入刻画无可名状的情绪和情调等方面体现了自己的抒情特色.宋词在抒情文学史上具有质的进步,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