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9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0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bstract

Previous psych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emale-female desires show greater variability and plasticity than do male-male desires. I argue that plasticity in female-female desire has its origins in the evolved independence between female proceptivity (i.e., motivation to initiate sexual activity) and female arousability (i.e., capacity to become aroused to sexual stimuli), which evolved in concert with the loss of a circumscribed and observable period of estrus in higher primates. Proceptivity is an intrinsically cyclical system, peaking during ovulationwhen estrogen levels are highest, whereas arousability is continuous and hormone-independent. Because female proceptivity peaks only a few days per month, a relatively greater proportion of women's day-to-day desires is governed by arousability.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males, who experience continuously high proceptivity mediated by their continuously high androgen levels. Moreover, because arousability is a responsive rather than an initiatory system, there would have been little evolutionary benefit to “orienting” this system exclusively toward other-sex partners. Therefore, arousability likely permits sexual desires for both sexes. Women will consequently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than men to experience situationally-triggered same-sex desires, regardless of their underlying sexual orienta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same-sex sexuality are discussed. doi:10.1300/J056v18n04_01  相似文献   
132.
133.
本文通过对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瓦洛伦兹力)在不同参照系下的相互变换的讨论与分析,深刻指出感生电场力和洛伦兹力是同一物理实质在不同参照系中的两种表现。  相似文献   
134.
试论中国旅游景观成名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旅游景观与相关的文化因素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宗教文化、帝王文化、文人士大夫的文化渲染、民俗文化等是旅游景观应有的底蕴和文化内涵 ,也是促使其成名的关键因素。理解旅游景观与相关的文化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 ,无论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还是对旅游景观的观赏、游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运用Liapunov直接法研究了微分系统在持续摄动下部分变元的强稳定性、强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6.
计算并讨论矩形线圈在非均匀磁场中所受的力和力矩。  相似文献   
137.
交叉交织RS码在旋转头数字磁记录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交叉交织RS码(CIRC)在旋转头数字磁记录器中的应用;介绍了时域RS码编译码的基本方法;给出了用FPGA和L6471X系列VLSI芯片对CIRC编译码器的硬件实现。实验表明,在记录器原始误码率为10-3的情况下,加入CIRC纠错电路后,误码率小于10-8;最后对误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8.
利用华奥──萨伐尔定律,得出了圆形载流线圈磁场的空间分布公式;并分别讨论了圆形线圈平面内及中心轴线上的磁场分布。  相似文献   
139.
提出了一种设计多层雷达吸波材料的方法。在使用普通的损耗材料进行设计时,很难在低频段获得较低的反射率。磁性金属纤维在低频段比普通损耗材料具有更大的磁导率,此前还没有包含磁性金属纤维的吸波材料的设计。文中的设计将磁性纤维作为一层,其他层由普通的损耗材料构成,利用设计的一个程序对这几层材料的参数和厚度进行了优化,该程序利用了改性的遗传算法。得到的结果显示出反射率在低频段有了明显的改善(-8dB对比普通设计的-3dB)。此设计提供了一种获得优良吸波材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0.
利用射频共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金属含量x的Fex(SiO2)(1?x)金属?绝缘体颗粒膜,系统地研究了薄膜的霍尔效应及其产生机理。在室温和1.3T的磁场下,当体积分数为0.52时,霍尔电阻率有最大值为18.5μ?·cm。样品的电阻率温度曲线研究表明异常霍尔电阻率可能来源于3d局域电子-电子的散射作用。在300℃以内的不同温度下将Fe0.52(SiO2)0.48颗粒膜回火,饱和霍尔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样品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表明Fe0.52(SiO2)0.48颗粒膜在300℃下的温度范围内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