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84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237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普陀洛迦新志》是建国之前普陀山历代山志之中部头最大的一部。此书信史结合,持论公允,体例得当,考证精审,既有保存史料之功,又有辨析提炼之能,传统与时代贴合密切,在历代普陀山山志的编纂上可以称为范例。  相似文献   
52.
当前,我国商事信用危机的加剧,造成了市场秩序的空前混乱,商事主体的信用缺失使交易风险更加明显.单纯依靠道德和观念上的东西,很难制约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守信的状况.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与必要的制度安排来健全我国的商事信用机制,提高商事主体的信用水平,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商事主体信用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53.
宋代雕版书籍之设计一般而言体现出朴实之显著特色。这同雕版技术及雕版书籍最早发明于中国民间及其农业文化具有渊源关系。宋代奠定的这种朴实的书籍形制设计理念,使得书籍得以广泛传播,真正成为一种空间意义上的大众媒介。宋代确立了雕版印刷术普遍采用后中国书籍的基本形制。宋代雕版书籍确立了书籍史上最早的平装典范。宋刻书籍,采用不同字体、不同字号以及特殊的标识符号区分或标示不同的编辑语言,使版面上的编辑语言及其功能十分明确。这种编辑语言及其书籍体例奠定了中国古代雕版书籍版面编辑语言的基本格局,为之后中国雕版书籍一直沿用。宋代书籍插图已比较普遍。插图的普遍应用,使得宋版书籍图文并茂,不仅书籍内容更加完整,意义更加丰富,而且书籍的视觉效果和阅读效果也更加理想,书籍文本知识和意义的传播也由此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多彩。宋版书籍最入目者,正是其风神别具——没有二种书籍书刻之字体完全相同者——正字书体的美。宋代书籍之美,乃在于其书籍内在的宋代文化精神之美。  相似文献   
54.
人生转折的临界点--母题数字"十三"与藏族成年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十三”在藏族早期文化中的大量出现,其背后具有深层的文化精神作支撑。文章从藏族“十三”的一系列民俗思想中发现,“十三”是人生重要转折时期———成年礼的临界点。这种成年礼习俗在周边民族中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55.
乌兰夫是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他在我党我国民族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民族工作思想,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乌兰夫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方面的思想加以研究和论述.  相似文献   
56.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7,2(3):70-76
当代科学的数字化趋势给古籍整理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汉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将如何面对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是每个回族古籍整理研究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尝试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对回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了黑龙江蒙古族饮食习俗的内容与特点。  相似文献   
58.
本文立足于对甘宁青近代皮毛贸易发展历程的前期研究,从时代环境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区域政治环境和贸易政策及民族和交通状况三方面剖析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对皮毛贸易发展中所表现出的特点作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59.
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全球独特的生态地域单元,拥有许多特殊和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其生态过程对保障我国乃至东亚生态安全具有独特的屏障作用。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藏生态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受到威胁。文章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思路和生态屏障以及区域开发体系的构架。按照西藏生态经济分区和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在分析西藏生态经济系统和区域经济开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地域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西藏主体功能区划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60.
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变迁问题日益突显。文章就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从保护的意义、对象、主体及动力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