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1篇
  免费   545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管理学   174篇
民族学   585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44篇
丛书文集   2611篇
理论方法论   730篇
综合类   13655篇
社会学   954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77篇
  2014年   929篇
  2013年   989篇
  2012年   1292篇
  2011年   1395篇
  2010年   1136篇
  2009年   1143篇
  2008年   1220篇
  2007年   1558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277篇
  2004年   1264篇
  2003年   1171篇
  2002年   948篇
  2001年   760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31.
本文关注福利文化对社会养老制度和实践的影响,从文化视角审视中国现代社会养老项目的发展,揭示了老年社会福利模式与特定社会政策制定者对社会福利概念的理解和传统福利文化之间的关系。限定主义的价值观和公民权利意识的缺失阻碍着中国老年社会福利模式从剩余性到制度性的转变,抑制了社会福利在缩小老年群体内阶层差异方面的作用,促使了福利资源分配的不公。尽管人口老龄化和福利国家的文化扩散正在促使中国老年社会福利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元福利体系的最终建立还有赖于社会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对个人和国家关系的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532.
学校文化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化是一种新型管理理论,它包括学校假设、学校价值观、学校规范等几个组成部分,它的实质是尊重人,以人为本,以化引导为手段,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内在一致性,表现在学校化是创新的、创新是化的创新、学校化与创新都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极大解放。从学校化内容的角度分析,学校化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密切关系,从而在更深层次上揭示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533.
科技革命与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科学革命动摇了宗教的思想与信仰,技术革命造就的工业革命隔断了传统化的自然基础。现代科学重新建构了当代人的世界观,现代科技的双重效应成为社会化的重大主题,科技在现代化中的份量在加重,现代科技造就了后工业社会的化模式,科技增强了化的影响和力量。科技革命促进了大众化的兴起,为大众化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经济条件,赋予了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534.
石头崇拜与中华玉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打造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玉,玉石分途,玉便进入了人类的日常生活之中,并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玉的文化功能表现在祭祀、政治、风俗、礼仪等多个方面,具有祭器、权器、礼器和玩器多种文化内涵。中华玉文化的形成,有着原始石头崇拜的深厚背景。  相似文献   
535.
区域文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相契合,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助推器。高校学报依托民族优势、历史文化优势、地域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设立特色栏目,整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以形成特色。要实现高校学报与区域文化的契合,必须找准共赢的结合点,打造核心作者群,促使成果转化为产品等。  相似文献   
536.
任何艺术的成熟、繁荣决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而是那个时代甚至相承续的几个时代的各种因素共同整合的结果.山水画萌生于魏晋南北朝而空前繁盛于五代两宋,其原因主要是大唐文化的影响、五代两宋的疲软分裂的时局、文人画士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537.
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构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以“和”为内在精神和基本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实现提供了重要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传统文化对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本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和抹杀的作用、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38.
中国从步入现代民族国家的时候就引出在一个日历年里有两个新年庆典的问题。新的公历元旦与废弃的夏历元旦(春节)一直处在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官方与民间的文化纠葛之中。在学术表述中,元旦和春节总是被看作分开的甚至对立、冲突的两个节日。从过渡礼仪的理论来看,从人们的生活经验来看,不管多少仪式,“过年”应该只是一个过渡礼仪。本文探讨如何把元旦与春节纳入一个关于年的过渡礼仪来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这种对文化因素多来源的新年庆典进行再结构化的知识生产的社会意涵。  相似文献   
539.
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强化和科学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对形成大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理念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诉求。科学精神的基本涵意是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公平与宽容精神,科学精神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强化人文素质与培育科学精神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0.
大胆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培育质量文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渝西学院构建并探索"三标一体"教育质量文化模型,将其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收到了洗礼办学理念,规范领导权力,落实依法治校,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等多方面的实际效果,但尚需结合实际去加以完善,才能取得更大的效果,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