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5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6篇 |
民族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54篇 |
理论方法论 | 26篇 |
综合类 | 379篇 |
社会学 | 8篇 |
统计学 | 2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0篇 |
2004年 | 35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浅议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琼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134-136
伴随高校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心理咨询模式,提出实现四个观念转变和做到管理、内容、方法、环境四个完善。 相似文献
82.
周乾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3(4):74-77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繁荣期 ,其间众体兼备 ,成就非凡。通过对唐代《行路难》诗题的归纳整理 ,考察其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并试图揭示出唐代知识分子在《行路难》中展现出来的矛盾心绪及其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83.
吴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80-83
英雄神话是各民族早期文学中共有的内容,神话英雄却风采各异。本文简析了中国与希腊神话英雄在某些方面的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重新审视了张爱玲代表作《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形象的人性价值与命运悲剧,尝试从新的角度分析她走向毁灭过程中宿命抗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85.
禹尚烈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1,18(3):49-54
朝鲜族田螺娘型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白水素女”、“吴堪”故事 ,但它在朝鲜半岛及朝鲜族人中间广为流传且发扬光大 ,主要与朝鲜民族作为接受主体而具有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心态有关 相似文献
86.
苏轼的“归隐情结”,不仅根基于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而且往往以政治失意为媒介,导源于身心相离的倦客心理。剖析苏轼“归心”与“壮心”、“忧心”、“倦心”动态交织的心路历程,对于探究宋代士大夫文人的文化心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儿童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的,作为父母应十分重视用正常的心理原则来教育儿童.本文从家庭环境的角度阐明了在培养健康的儿童心理的过程中家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88.
论元杂剧中的隋唐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知辉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777-781
元杂剧保存了丰富的隋唐故事,它们由瓦岗寨英雄故事、尉迟恭故事、薛仁贵故事等三个题材系统组成.这些故事大多出自虚构,且在内容上相互关联,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体系,可以断定,它们取材于宋元说话.通过这些杂剧,可以了解当时隋唐故事的发展情况:1)摆脱史籍约束形成独立体系,且初具规模;2)多线发展,未能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故事体系;3)以英雄人物为中心.通过这些杂剧,还可发掘其中所蕴含的民众文化心态的特质:1)英雄崇拜心理;2)戏拟历史,显扬低贱者;3)希富望贵,获取心理满足;4)尚奇猎趣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89.
季芳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5):22-26
大成学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提出的关于“外王”的思想学说,该学说的创立,使其思想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为泰州学派以及士大夫服务社会,普及儒学,提供了新途径。其主要内容是尊身尊道和立师道等,它体现了王艮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英雄精神与保身思想的结合。该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对于社会向近代转型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艮斋诗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7(1):101-106
薛季宣诗歌中的历史情怀既有"务通于今"的功利性,更有世事幻灭的超越感;其诗歌中的现实情思既有用世之志,复多退守之想.作为"学人之诗",这两对非均衡性矛盾表面上对薛氏"事功之学"似有所疏离,但实质上乃是其学术心态的诗学折光,反映了其诗情与学思的同构,同时使艮斋诗在审美意蕴上颇具某种程度的"风人之诗"的抒情特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