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9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119篇
管理学   189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1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99篇
丛书文集   1572篇
理论方法论   654篇
综合类   9239篇
社会学   938篇
统计学   3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08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176篇
  2009年   1103篇
  2008年   1087篇
  2007年   738篇
  2006年   783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616篇
  2003年   544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八十多年的争取、维护、促进、改善中国人民人权的奋斗历程中 ,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己丰富而独特的人权理论 ,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 ,生存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第二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经济文化权利必须兼顾并重 ,全面发展 ;第三 ,主权高于人权 ;第四 ,人权既有共同性 ,又有阶级性 ;第五 ,人权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其实现和发展程度受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第六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促进和发展人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992.
"程序工具主义"强调程序在保障实体法实施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否定程序本身具有的独立价值和品质,这种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既具有特定的政治、经济务件,又具有相应的人文基础。以这种思想指导民事诉讼程序立法,导致了现行《民诉法》在程序设置上的诸多问题,我国《民诉法》在修改完善中应当摈弃这种指导思想和立法观念。  相似文献   
993.
王强 《晋阳学刊》2006,(2):92-95
为了维护劳资对抗和冲突中弱势一方——劳方的正当权益,解放初期,党和政府从保障雇工就业机会、制定劳动标准体系、建立劳动保护制度三方面构建新中国雇工权益保障制度,这一过程呈现出区分性、节制性和阶段性的历史特点。并且党中央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宽松环境;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政策依据;加强工会建设,为维护雇工权益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994.
包含制度因素的广东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并运用经济计量的方法对劳动和资本的投入、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变迁对广东的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5.
关于渔业权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养殖权和捕捞权均属于渔业权,不宜把它们分成两项法律制度。渔业权是独立于水权的准物权,在客体、权利构成方面具有复合性,带有公权色彩。其取得既需要水域所有权这个母权,又需要行政许可予以"催生"、"准生"与确认。  相似文献   
996.
陶娟 《阴山学刊》2004,17(5):115-118
城市房屋所有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均应受到法律保护。但由于我国房地产权属登记制度的不完善及土地登记办法的不健全,造成房地产流转不规范,从而使房产、地产有了不同主体,最终形成权利冲突。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解决这一问题,一要对房地产统一管理,二要实行土地分割证制度。  相似文献   
99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学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丽欣 《河北学刊》2003,23(5):204-206
“三农”问题凸现了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转移已成为解决问题的基本取向 ,经济学理论充分证明了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吸纳农民进入城市 ,完成村民成为市民的嬗变 ,既符合经济运行法则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98.
刘秋根 《文史哲》2003,1(3):153-162
资本主义首先是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组织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既要重视与之相关的“资本流通”暨资金市场等制度性因素的探讨 ,也要对生产方式本身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中国特定的历史环境 ,中国没有经历特许设立的历史阶段 ,故而中国的营利性商业社团 (合伙乃至公司 )虽在古代有了区别于股东个人的团体性 ,某些类型的合伙也有了一些类似于法人的因素 ,但法人的正式形成还要到清末《公司律》公布之后。中国 15— 18世纪的资金市场 (金融信用 )相对于同时期西欧一些国家 ,表现出了票据化、社会化进展迟滞的特点 ,新的信用工具有的缺乏 ,有的进展缓慢 ,但它毕竟还是较好地适应了当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9.
试论探望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望权是新修改的婚姻法增设的一项内容,本文分析了我国婚姻法设立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动 因,介绍了婚姻法对探望权的相关规定,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00.
斯宾诺莎把自然权利视为自然力量,以此作为基本观念,论证了人天生是自由的。在自然权利和理性的关系问题上,他认为,自然权利不一定是理性的,人的自然权利更多地是来自非理性的东西。以这一思想为基础,斯宾诺莎论证了在自然权利的问题上人人平等。他还指出,在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然权利既得到充分实现,又是完全没有保障的;为了保障自己的自然权利,人们订立契约,组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