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37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3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4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6篇 |
理论方法论 | 43篇 |
综合类 | 1189篇 |
社会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100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106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132篇 |
2006年 | 124篇 |
2005年 | 135篇 |
2004年 | 119篇 |
2003年 | 103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70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冯天瑜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1):33-39
在中、西、日文化互动过程中,有一批汉字术语经历了从中国古典词-传输日本-日本借以对译西洋概念,使其内涵发生近代转换—转换后的该汉字术语又传输回中国。此种"侨词来归",正是中日文化面对西方文化东渐而发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形态。本文以"卫生"、"物理"、"小说"为例,阐述此一论题。 相似文献
102.
侯敏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87-90,101
苏童摆脱了对创作短篇小说的一度迷恋,写作了长篇"新写实小说"《米》。《米》已经被人们做了诸多的归纳与阐释,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借一个逃亡与回归的故事母题,去写一个在城市文化中人性被扭曲的、孤独无依的人的具有悲剧意义的一生。于是逃亡与回归、人性的扭曲、生命的孤独便构成了苏童小说《米》叙述的基本元素。本文就试图通过这些跳荡在作品中的元素,来透视这些元素背后的城市的淫靡文化是如何摧毁了一个乡村青年的生命的。 相似文献
103.
惠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5):88-91
作为先锋派代表人物,余华一直都以善写暴力和死亡著称,他对于死亡的叙述不仅是他写作观的表现,更折射出余华对于生命的看法。而他的小说作品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被划分为两个时期,前期是典型的先锋派,后期则转向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向。这种不同不仅是表达方式的不同或叙述内容的不同,更深层次的来说,这是余华创作思想的变化,因为这种变化,小说中的死亡叙事也有了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4.
梁春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91-94
作为通俗文艺大师,李渔的传奇和小说在人物构成、情节处理、思想表达诸方面都显示了对实际生活的贴近:展示罗列普通市民的情感,指导普罗大众的生活,通俗流畅,娱乐性极强。在当时及后世的观众以及读者群中都获得了极好的影响。但这种以大众审美趣味为旨归,不仅自娱、更为娱他的创作实践却遭到了历代的恶评和诋毁。李渔的这种遭遇是中国传统文学审美取向上雅俗之争的又一个表现,同时恰可以为传奇和传统小说的衰落作一注解。 相似文献
105.
胡以存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考察《三国演义》小字注的来源及其功能,认定小字注虽非一人一时所加,但小字注极有可能在罗贯中原本中便已存在。通过一条带有时代标记的小字注,初步分析《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的可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106.
李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58-63
有“香港文坛教父”之称的作家刘以鬯毕生致力于“求新求异”,其“实验小说”创作借鉴西方现代派文学理论,充满了探索性和先锋性。笔者结合他的一系列“反小说”创作,分析了刘以鬯对法国“新小说派”的新锐创作观及主要创新技巧如“客体写作”、“跳跃”、“环合”、“复现”和“开放性创作”等手法的吸收与借鉴,并指出其“求新求异”的叙事背后立足香港本土,着力表现香港社会现实以及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107.
许俊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76-81
"国家"、"民族"是梁启超"新小说"目光所及的终点,梁启超以"守望家园"的视角来审视小说,将小说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这种视角让小说担负了太多不属于小说的重任并最终压垮了小说。"守望家园"的视角显示了梁启超的现代性,只是这个现代性是启蒙现代性。王国维的文学观摆脱了"一时"、"一地"、"一国"的束缚,而具有了"天下"的广阔视野。"俯瞰苍生"的视角使王国维得以高屋建瓴地洞察人生与小说,不给小说负载道德说教与社会救赎的重任,使得小说全面、真实地创造世界。"俯瞰苍生"的视角无疑具有反抗传统的现代性特质。从"劝善惩恶"到展示真实世界,显示了小说评论与创作的现代性历程。 相似文献
108.
顾钧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85-89
赛珍珠从小就接触到中国传统的文化,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对这种文化的热爱。基于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赛珍珠对中国文化的走向提出了富有个人特色的思考。作为一个作家,赛珍珠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她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使她摆脱了西方中心主义的束缚,在描写中国的作品上取得了比20世纪其他西方作家更高的成就和声誉。 相似文献
109.
谢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2):45-51
明清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经历了一个由福建建阳向苏州、杭州、扬州、常州、湖州等江南运河城市转移的过程。建阳书坊业带动了明清通俗小说的初步繁荣,江南运河城市的书坊业却促成了通俗小说的全面繁荣。大运河在通俗小说刊刻中心的转移过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运河为江南运河城市的书坊业与通俗小说的发展提供了繁荣的商品经济、壮大的市民阶层、便利的水陆运输与广阔的市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保证了这些城市的书坊业在市场竞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0.
沙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4
美国后现代小说《白雪公主》主要嫁接于经典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其中也穿插了其他经典童话故事的情节。唐纳德·巴塞尔姆运用互文性将文本历史与社会现实相融合所进行的诗学构建,是对文本历史的承续与反叛,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创作的锐意创新。在互文性的框架下解析《白雪公主》的童话隐喻,旨在阐述文本表面散漫的叙事风格背后隐藏的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