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民族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14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138篇 |
社会学 | 6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5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伟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8-101
鲁敏长篇小说《六人晚餐》是一部呈现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变革背景下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小说,兼具现实品格、史诗力量和象征意味。小说中玻璃屋这一核心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它是一个爱情镜像、一座爱情堡垒;它是企图超越世俗生活的一座堂吉诃德式的海市蜃楼;它更是一种渴望精神救赎的人类冲动,不啻于宗教意义上的神秘圣杯。 相似文献
142.
道教在天圆地方宇宙观的信念支撑下,把作为算具之规与道教法器之镜联系起来,从算具之规到法器之镜的转变背后隐含着合乎逻辑的思想依据。规、镜对道教产生持久影响的原因在于:镜天然地适宜于作为表征道教对长生久视、修道成仙之希冀的象征物;同时,规、镜在古代社会文化方面的象征意义已经深深融入作为道教之根本的修持法门之中。 相似文献
143.
在以祈祝内容为主的东汉镜铭中,多见"黄帝"和"白牙(即伯牙)的字样.本文结合这一类镜铭和相关传世文献,对"黄帝"和"伯牙"出现在镜铭中的文化含义作一些探讨分析."黄帝"与"伯牙"同时出现在镜铭中,是当时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社会思潮及经济状况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4.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与高等教育的诚信重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大范围内出现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深潜于学生与社会主客观诸方面因素中的见怪不怪,恰反映了已长期存在的社会道德诚信危机。如社会、家庭认为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催生八面“说情”来风;来自于高中教师的“分数”误导与大学教师的“过关”放任;作弊学生的抵赖、回避、逆反、自认晦气、仅惧受罚;同学间的麻木不仁甚或乐于接受“传经送宝”。高等教育诚信重建应从基础教育开始,遏制“学术腐败”以树立教育者诚信形象,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以优化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5.
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因其耐热敏性、无污染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微纳米粉体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随着超微气流粉碎设备的不断改进和研究的深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宽.概述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基本原理及设备发展现状;介绍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在物理粉碎和化学研究尤其是化学改性和绿色合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研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6.
张和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庄子·齐物论》首推“天籁”,然而,后人对于“天籁”的理解与庄子本义多有出入.通过对庄子哲学一般学理的分析,再结合庄子对“地籁”、“人籁”、“天籁”所作的具体描述,即可发现,庄子是在与“地籁”、“人籁”对举的意义上推出“天籁”的,其所强调的无非是:与“物于物”的“人籁”、“地籁”有所不同,“天籁”则是“物物而不物于物”的,即“天籁”已经超越了“物”的“二类相召”性,对万物的变化一律采取淡然处之、漠然应之的态度,从而做到了“喜怒哀乐不入于胸中”.鉴于“天籁”所体现出的这一典型特征与庄子所构想的生命终极形态(“至人”)具有内在的关联关系,故“天籁”的推出,乃庄子哲学自身的理论诉求使然. 相似文献
147.
文章介绍了牛仔布的特性、生产特点及发展趋势,认为牛仔布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能,牛仔服装仍将继续流行。 相似文献
148.
刘鹏艳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5):126-128
配合传统的叙述方法,传统的阅读方法通常将《苔丝》解读为一个无辜女人和两个可恶男人的生命纠缠。然而我们发现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写作《苔丝》时,无意间在形而上的层面与半个世纪后的萨特密谋了一场灵性的交流,哈代为人性与理性双重异化的人类所编织的缱绻挽歌在“镜子理论”的反射下迸发出炫目的光彩。本文拟从苔丝和德伯维尔的主人公角度出发,从人物的生命体验来阐释《苔丝》的存在主义潜文本。 相似文献
149.
在轨运行热环境条件下,星载激光通信端机光学天线镜面热变形将对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性能产生严重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不同固定方式下镜面热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镜体释放热应力前后的法向角度偏差可达近3个数量级;在合理采用压板固定方式后,镜面法向偏转角度在10?7弧度量级。对采用潜望式结构的空地激光通信链路星上端机天线系统,压板固定法是适合其工作方式可选用的较优的反射镜镜体固定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50.
尝试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无意识欲望理论和象征界对《洛丽塔》进行解读。镜像阶段既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又是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人通过镜子认识现实就会使认识与现实存在偏移与误差。正如小说中亨伯特通过自己与安娜贝尔的关系这面镜子来看洛丽塔,结果把洛丽塔作为自己童年的旧爱安娜贝尔。这就是亨伯特认识的错位,这是人的认识欺骗性的一种体现。文章通过用镜像理论对小说的解析来说明人早期的记忆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的认识的错位与欺骗性。所以,要想找到真爱就必须破除这种认识上的欺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