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41.
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有其独特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的妇女运动时并没有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领导中国妇女走上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解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中国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力第一次触及到了乡村社会,不仅改变了底层妇女的命运,也加速了乡村社会封建秩序的瓦解,同时也使广大妇女成为推动中国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242.
实现农村社会有效治理,需要基层党组织将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山东省S县刘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为案例,研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嵌入式动员”机制,其特征是通过党组织建设、组织嵌入与组织动员三阶段实现基层自治。首先,基层党组织通过成员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愿景重塑,焕发组织活力;其次,基层党组织运用身份嵌入、知识嵌入、文化嵌入和制度嵌入四重嵌入的路径机制将党建融入地方社会,重塑党群关系;最后,通过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组织嵌入之后的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达成农村社会治理的综合实践,以取得良好的基层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243.
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的革命动员问题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并初步形成了以阶级斗争、土地革命为手段,以政治动员、征集新兵、筹款以及肃反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动员思想。这一思想,既体现了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也体现了他对当时中国国情的一个深入理解。不过,由于当时革命的不够深入,他对革命动员问题的思考也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  相似文献   
24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sponse of residents in one inner-city, racially, and economically diverse neighborhood to a sudden increase in crime, drugs and disorder. Rather than withdrawing, residents in this neighborhood responded by organizing a major collective effort to develop a stabilization plan for the neighborhood. Factors useful in understanding this atypical response include a citywide structure that encourages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city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the neighborhood, a history of neighborhood activism, and residents' commitment to the neighborhood. A social movement perspective that examines the nature of successful social movement organizations,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movement activities, and micromovement processes is useful in analyzing cases of neighborhood activism.  相似文献   
245.
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动员准备的重要内容,文章在分析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对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工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6.
历史经验和现实困境表明,新农村建设必须依赖于理性的基层动员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理性的基层动员只有依靠政府和农村草根组织以外的社会组织的介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47.
朱斌  李路路 《社会》2015,35(5):218-240
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比较了20世纪末中美两国性别平等观念的差异后发现,两国性别平等观念的差异并不表现为平等化程度的高低,而是观念模式的不同,中国社会的分工平等意识强于美国,但权利平等意识弱于美国。本文认为,20世纪中后期的女性主义运动以性别平等为目标,对人们的性别平等观念有重要影响。中美性别平等观念模式的差异与两国女性主义运动所提出的共识框架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比较了二者在动员机制上的差异及其对性别平等观念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那些在美国能够影响性别平等观念形成的微观机制在中国却难以发挥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能够借助于国家社会主义体制,将性别平等观念渗透到整个社会,而美国女权运动的动员却没有这样的优势,人们因此有较多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248.
刘颖 《太平洋学报》2011,19(2):75-82
作为跨国社会运动,全球替代运动的跨国动员存在诸多限制,空间距离、心理距离以及政治机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其跨国动员的效果。为了实现在全球层面的跨国动员,全球替代运动一方面采取网络抗议、社会论坛、新议题建构等方式来克服运动实践中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所带来的各种障碍,另一方面,还灵活运用国际社会与国内社会所提供的双重政治机会,规避政治机会因素对全球替代运动跨国动员的限制。  相似文献   
249.
朱健刚 《社会》2011,31(3):24-41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广州一个社区就物业管理费和业委会展开的集体行动,试图说明在城市中产阶层业主维权运动中,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运动及其行动策略的产生,一方面是“依法抗争”的理性选择的结果,另一方面受到“以理抗争”的多重文化逻辑的影响,即包括行动者基于利益理性的“依法抗争”、基于家园认同所寻求的日常生活的道德平衡,以及以往社会主义群众动员孕育的人民抗争的话语/价值体系。城市社区治理中的“以理抗争”与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的“以法抗争”,既有着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动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250.
探寻敏捷动员机制,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的敏捷性,是当前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在国民经济动员实践中探索出了“经动牵头、行业为主、预案先行、资源整合”的“宁波模式”,这是敏捷 动员模式的一个实践雏形,必将对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