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56篇
社会学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抗美援朝运动初期,北京市城区基层组织对群众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并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市民把"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转化成积极支持政府号召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82.
论湖南近代反洋教社会动员的乡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曙光 《云梦学刊》2003,24(3):41-45
湖南近代连绵不断的反洋教斗争成为卫道救时的传统乡土社会动员的又一翼;盲目排外、护卫圣道、维护伦常、忠君救主、闭塞迷信、固守陋俗,以及在思想上以封建落后思想甚至迷信乩语来指导,使用原始落后的武器,以乌合之众采取大轰大嗡的打、砸、抢、烧、杀、谩骂和制造讹言等为主要斗争方式,都是反洋教的局限性;反洋教的社会动员被蒙上了一块乡土社会灰头土脸的色布。  相似文献   
83.
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友德  周松青 《社会》2007,27(3):70-70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和官方救助覆盖面较低的现状,决定了每天发生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突发性灾难不易受到官方和社会的救助。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人们开始利用网络作为呼吁援助和组织救援的工具。本文借助西方资源动员理论,通过剖析一个网络救援案例,揭示了网络动员的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传统救助动员相比的优势和缺陷。  相似文献   
84.
考察一些老党、大党在 2 0世纪最后几十年被历史所淘汰的根源 ,可以看出 :政治主体的历史选择时限由执政根基中起重要作用的经济因素所决定 ,除此之外 ,政党的内聚力和社会动员功能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5.
民国时期,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是植树与纪念孙中山、宣传国民党意识形态相结合的产物,是仪式与实践共同构成的象征符号。设立植树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植树仪式与植树实践,将孙中山精神与树木的生命特性相结合,并赋予植树活动继承、弘扬总理遗教的政治象征意义,让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孙中山的集体记忆,接受国民党意识形态教化。国民党利用纪念日来塑造孙中山形象,使孙中山形象传入民间,体现出政治统治技术上娴熟、隐蔽的特征。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使植树造林成为全国性运动,而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86.
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中国环境治理出现新格局,环境问题改善出现新契机。浙江省“五水共治”中的水环境治理是典型的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以“五水共治”“模范生”H市为案例,以生态嵌入论为分析视角,将传统生态嵌入式环境治理作为参照系,透视地方政府动员型水环境治理的运作逻辑,发现治理实践未能形成理想的生态效应是因为治理行动的重要结构要素具有以下性质:治理主体构成单一且具有“离地性”、政治性;伦理及价值层面,自然被过度客体化;治理目标缺乏系统观;祛地方化的科技应用;考核指标体系缺少对生态系统的综合考虑,约束机制局限在行政体系内部等。地方政府动员型环境治理向生态嵌入式治理的转变,需从优化治理主体结构、生态伦理、治理目标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87.
网络社会的到来给邻避冲突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土壤。网络动员成为邻避冲突大规模爆发的重要助燃因素,冲击着社会公共安全治理格局。文章遵循斯梅尔塞价值累加理论框架并尝试对其加以创新,通过研究典型案例发现:邻避冲突网络动员偏好沿“邻避设施决策—网络媒介环境—社会结构张力—目标追求趋同—网民判断相似—社会控制弱化”这一路径演化。文章构建起包含“舆情预警、多方互动、制度约束、执行反馈”在内的网络安全机制,进而有效防范管控邻避冲突网络动员向现实冲突转化。  相似文献   
88.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战争对国民经济动员和动员信息化建设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文章论述了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国民经济动员呈现的新特点,分析了动员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动员信息化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9.
江西余江的宅基地制度改革采用了国家与社会良性协同共治方式,是善治理念在乡村治理中的具体实践。在政府主导、村庄主体、民众参与的“三位一体”联合共治结构中,国家权威与社会权威联合机制、政府公开与社会监督机制、个体与整体的权责利相匹配机制、社会表达与政府回应的制度化、社会自治与政府治理的规范化,共同保证了宅基地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和法治性,从而实现了乡村善治“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标。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协调是善治的本质特征,“三位一体”的治理组织主体和村民理事会的组织形式兼具理论与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0.
从国民经济动员系统柔性战略所涉及的柔性要素入手,分析了几个关键的柔性要素的特点及其与动员潜力的关系,并通过构建柔性要素间的基本关系实现对国民经济动员的柔性战略系统的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