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9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73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63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080篇
理论方法论   304篇
综合类   5614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513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567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596篇
  2004年   554篇
  2003年   545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68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history of the family" of the past few decades, a revisionist view of the "modern family" has emerged among family theorists in Japan. In spite of the significant merits of this new paradigm, I have argued that the failure of its proponents to addres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esuppositional issues has discouraged a 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modern family. In recent years, one of the foremost theorists to attempt to bring cultural analysis fully into sociological discourse has been Jeffrey Alexander. I have drawn extensively on Alexander's discussion of Durkheim's later thought as the key to a cultural program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In doing so, I have suggested that on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to modern society is the sacralization of what Durkheim termed the "domestic order". Furthermore, in considering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central emotional axis of the family comes to revolve around either the parent–child bond or the conjugal bond, I have postulated the existence of a "sacred" dyad—in the Durkheimian sense—within the family unit.  相似文献   
92.
语义研究问题是现代汉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对汉语经典语义学以及西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回顾,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对各种语义流派给予评估,希冀能找出一种适合汉语的语义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3.
浅议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建设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充分重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建设,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早期沙市商会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在清末民初动荡的政治环境中,具有着特殊的地位,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近代荆沙商人团体的发展和演变,理应成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商会史和湖北地方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5.
对现代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大学办学指导思想是现代大学发展的灵魂,是搞好现代大学各项事业的总开关,是现代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 命线。现代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特征表现为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96.
近代集市的发展不仅表现为数量方面的增加,也有集市数量不变而集市承载量增加的情况;考察集市分布密度以耕地面积为基础更有可比性,而且开市率的高低主要是人们传统习惯、人口规模、集市密度、商品化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传统习惯对开市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高校校办企业的发展呈现了一定的上升势头,但其固有的体制缺陷也逐步显现;只有在高校校办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校校办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98.
20世纪后期,北美教育领域出现了强调思维能力和气质,克服低层次、复制性学习弊端的“批判性思维运动”。几乎同时,一股逻辑学的“新浪潮”———“非形式逻辑运动”在高校兴起,结果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的培养成为高校非形式逻辑教育的目标,而非形式逻辑教学成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气质培养的主要途径。二者的互动,给高校逻辑教学带来新气象。  相似文献   
99.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认为重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对于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作者看来,他们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其具体表现是哲学范畴、原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列宁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0.
台湾现代农业资讯及其对福建现代农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近年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包括以现代科技发展精致农业,以知识经济发展附加值产业,以宏观视野保护生态资源,以农业资讯与农民辅导促进农业发展的工作进展与成效,以期为了解台湾现代农业发展概况和促进两岸农业科教交流提供最新资讯。提出其对福建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