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55篇 |
免费 | 258篇 |
国内免费 | 9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2篇 |
民族学 | 85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36篇 |
丛书文集 | 1572篇 |
理论方法论 | 298篇 |
综合类 | 9612篇 |
社会学 | 151篇 |
统计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3篇 |
2021年 | 51篇 |
2020年 | 74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87篇 |
2016年 | 140篇 |
2015年 | 215篇 |
2014年 | 609篇 |
2013年 | 423篇 |
2012年 | 710篇 |
2011年 | 971篇 |
2010年 | 811篇 |
2009年 | 716篇 |
2008年 | 754篇 |
2007年 | 1011篇 |
2006年 | 935篇 |
2005年 | 898篇 |
2004年 | 813篇 |
2003年 | 804篇 |
2002年 | 596篇 |
2001年 | 505篇 |
2000年 | 262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管理对经济效益的决定作用,大刀阔斧地改革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改革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 相似文献
22.
本着重阐述陈子展先生在中国近代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陈子展先生对近代学的研究主要体现于他的两部作《中国近代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学史》,在这两部作中,他提出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属于他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这些见解对1898年至1928年这30年间的近代学发展做了有价值的分析与总结。两部作被学术界公认为在中国近代学研究史上具有早期开创性意义,至今不失其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3.
实证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过程中,实证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及其方法论,成为新史学建设的理论基石。本文以实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线索,分析了实证主义由最初的科学方法论向后来的泛科学主义转化的具体过程,并阐述了这种转化对新史学学科建设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指出并纠正涉及韩国语专有名词的英汉互译中出现的误译现象 ,强调了在专有名词翻译中应遵循的“名从主人”原则 ,并且根据实例探讨了韩国语专有名词的英汉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5.
生态、潮流、反恐、普世等问题已异化为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的现代性路径;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弱化、新媒体发展和普及等方面着力分析西方意识形态扩张现代性路径的诸多原因,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交往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惠民建设等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26.
人力资本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驱动要素,而人力资本的集聚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前提。文章以人力资本的集聚对河北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影响为背景,对河北省人力资本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的人力资本集聚路径。 相似文献
27.
近代是传奇杂剧最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近代传奇杂剧在题材、艺术、文体、语言等各个方面对中国戏剧史作出了突出贡献。近代传奇杂剧在近代戏剧的三足鼎立格局中,在整个传奇杂剧发展史上,在中国戏剧从古典形态到现代形态的历史转换过程中,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近代传奇杂剧应当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8.
夏日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1):109-111
本文就篇章具象纽带的翻译问题展开讨论。认为翻译中应考虑具象的完整性,语法的随意性和标点的缺失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9.
董小龙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1):45-48
在对中国儒家经济伦理思想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儒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义利观"给予重点剖析,并对儒家经济伦理的典型:徽商和现代儒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0.
周丽琴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13-16
天理与人欲的思想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王夫之批判并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崭新的理欲观。其主要观点是理欲合一、理寓欲中和导欲于理。王夫之的理欲思想尖锐地批判了佛教、道教和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深刻地阐明了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提出了导欲于理、以理制欲的主张。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