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8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9篇
理论方法论   263篇
综合类   3766篇
社会学   14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91.
This case story is a composite of similar family situations where the parents were at risk of harm from their teenage children and commonly the father/step‐father has moved out of home leaving the mother to parent the children on her own. Several of these cases involved physical threats to the lives of the parents. These referrals occurred in a Child, Adolescent and Family Mental Health Service and a Family Therapy NGO between 1985 and 2005. This approach is offered as a complement to the widely published ‘non‐violent resistance’ approach of Haim Omer and his colleagues. We hope it goes some way to address what Lavi‐Lavavi et al ( 2013 ,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32(4), 79–93). describe as ‘the mother's plight’:
The plight of the mother continues to present a major challenge… We are also seeking ways to allow the mother more breathing space, help her to disengage from abrasive conflicts, acknowledge her contribution and sacrifice, and provide her with vantage points that may help her recognize and enhance small improvements. Hopefully, these measures will enable women to evolve from unacknowledged victims to pillars of the family’ (p. 92).
  相似文献   
192.
知行合一是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所谓知行合一即知与行的统一,是一个从道德规范到道德行为的动态过程。然而,当前存在着诸多影响知行合一的负面因素。因此,要做到道德教育的知行合一,不仅要解决制度问题,而且要提供相应的物质基础;不仅要营造相应的社会环境,而且要弘扬知行合一的文化传统,还要对道德教育的方式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93.
周斌 《齐鲁学刊》2012,(4):78-82
分析中国古代立法的指导思想,应置之于中国古代德主刑辅的儒家治国方略的历史维度中进行。德礼教化作为一种伦理功能,其实效性必须依赖于法律保障,否则只能是虚有其表的抽象观念。唐律以刑罚为后盾不遗余力地推行伦理教化、加强礼教的合法性与强制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伦理教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94.
冯永刚 《南京社会科学》2012,(5):129-134,140
制度、道德与人性密切相关.对人性之善恶的预设既是道德教育不可规避的核心命题,也是制度安排必须回答的前沿问题.制度安排中包摄的行为规则、人伦规范和道德诉求,对人性的塑造和改造之效不可低估.制度安排影响着人们对道德教育中所含规范的认同程度,关涉到道德教育所处社会环境的优化状况,决定着道德教育所需成本的高低.要促进个体道德完善,提升社会道德水准,调动个体的道德自觉固然重要,得当的制度安排亦不可缺.  相似文献   
195.
习俗有道德习俗与非道德习俗之分。道德习俗对人德性生成有巨大影响。这样,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在改变道德习俗,其中,学校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学校的道德习俗;家庭和社会生活德育的最佳切入路径是改变本国、本地区的道德习俗。  相似文献   
196.
崔昆 《河北学刊》2012,32(3):162-165
以人为本是当代德育研究的核心话语与崭新范式。目前关于人本德育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一种限于德育系统内部的抽象理念阐释与具体方法策略构建的研究模式,它尚未真正触及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如人本德育缺失的社会根源、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条件等)。人本德育研究的视角需要有所突破。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政治与德育的关系问题是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而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人本德育实现的根本性条件。只有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有效解答人本德育的根本性问题,才能为人本德育奠定彻底、完整的理论基础。人本德育研究唯物史观向度的确立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7.
行为责任存在的演变经历了道德律、伦理性以及社会性等几种样式。道德律排斥了行为责任实践性的一面,将价值的产生归结于道德律,这意味着行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失去了主动性、自为性,行为责任价值的应然性取决于对道德律的服从。社会存在形式的去魅化,价值标准从终极型存在形式转化为实践中伦理应然性的存在。伦理的价值应然性要求行为主体将行为责任价值产生划归己有,重新回归行为主体实践价值之中,并通过主体自为性与行为主体之间理性价值关系得以确立。现代社会的价值要求,标准行为责任价值存在的真正实现必然要通过行为主体将行为责任的应然性委托于社会,并最终以社会价值的形式加以表达,应然价值的行为责任存在形式得以超越,实现自我价值存在的延伸即行为责任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98.
风险投资体系以多重激励和不对称信息为特征,风险投资的三方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双重委托-代理关系,有效控制代理风险是风险投资高效运作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原理,分析了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代理风险的成因,并从委托人的角度讨论了风险治理的原则和投资契约的构造。  相似文献   
199.
调查与测试显示中学德育教师整体素质较高,但师德有衰微趋向;德育教学任务能基本完成,但教育效果不佳;德育教师的政治地位和待遇与其他教师持平,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应深化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改革;加强中学德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强化措施,塑造德育教师的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200.
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持续有效 ,必须认清形势 ,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以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为根本 ,以服务好学生为突破口 ,致力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从而担负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