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1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87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759篇
理论方法论   263篇
综合类   3766篇
社会学   14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384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81.
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其道德共同体政治构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其任务在于培养自然人及道德公民,两者统一于人的自由的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贯穿于自然人教育过程中的核心线索;而培养具有国家整体向心力的"爱国公民"则是道德公民教育阶段的终极旨归。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教育功利化、道德价值多元化等问题,重塑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发挥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2.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3.
论述了在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德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应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扩展和延伸 ,使其富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84.
市场经济基础上伦理道德的相对欠缺是引发我国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对我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5.
高校德育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文章分析了德育课教学中的一些教与学的矛盾,并提出了看法.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些矛盾,是提高德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86.
世俗化是影视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向和基本特征。文学世俗化倾向有积极进步的意义,同时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肖形失真、显性乏善、逐乐伤关等方面。消除文学世俗化之弊,需要建立自律、他律性相结合的文化规范和宏观的文化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487.
"经济人"奉行利己主义行为准则,"道德人"奉行利他主义行为准则。"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互利主义。  相似文献   
488.
当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价值观具有影响社会基础的作用 ,大学阶段又是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转型期大学生在道德价值观上存在近视性、裂变性和两面性等问题 ,与现代化不相适应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理论上的 ,也有社会机制不完善的 ,还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把握好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为导向 ,以塑造健全的人格为重点 ,加强宣传网络的现代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奖惩机制 ,并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相似文献   
489.
"大话"文化解构崇高、讽刺搞笑的特点带来了青年学子政治观念趋向淡漠、集体责任感弱化、远大理想迷失、追求标新立异和自我意志崇拜等消极方面的影响。高校应该在教育方法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并因材施教、加强引导;在教育环境上,加强道德实践教育,推进新时代的德育美育教育;在教育原则上,重新厘定审视师生关系,发展交往式德育教育模式,逐渐消除"大话"文化对高校德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90.
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f sources of influence on moral and ethical decision-making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Practitioners from ten government and five non government agencies kept journals about the main moral issues they faced over a one-month period and were then interviewed about the nature of those issues, their resolution and the influences that shaped those resolutions. Practitioners' personal moral perspectives were found to be the main sources of influence on resolutions to a wide range of dilemmas and most of those resolutions did not conform to accepted social wok ethical practice principles. Even though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drawn from a small sample, some implications are suggested for practitioner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social work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