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6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1025篇
理论方法论   387篇
综合类   5309篇
社会学   385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53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84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01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71.
自然债务是指债权人不能依诉强制履行,但是债务人一旦为给付,则构成有效清偿,债务人不得基于非债清偿而请求返还的债务。自然之债的本质是道德义务的升华,是当事人出于自身道德意识的考虑,自愿选择接受法律规制的结果。自然债务在法律与道德之间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因此,在我国民法典中进一步完善自然之债的体系,对指导司法实践,完善我国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2.
危机与我国社会危机的特点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危机发生的规律,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各种危机,采用了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从社会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危机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社会危机发生的特点和诱因等方面的问题。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所具有的过渡色彩和诸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增加了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3.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74.
通过对印象派与古典绘画的对比,笔者认为,印象派在实景写生、笔触描绘及用“光谱色”颜料调配色彩、运用绘画的条件色作画的规律等技法创新,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但印象派的自然主义、忽视理性和逻辑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等危机也应让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975.
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心理过程,他们对此虽未作系统论述,但依据其主要言论及其知行观,可以看出他们将道德教育心理过程大致划分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个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基本要素或环节。先秦儒家学派道德教育心理过程思想,即便在现代社会仍给予人们许多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976.
康德伦理学经由认识论进路获得逻辑形式,但是在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意识形态置换,从而确立了道德法则的先验根据。康德借助意识形态的特殊机制,积极否定幸福原则,呈现道德法则。公共权利是康德政治伦理学的最高道德法则,公共权利的权威性和实践力量来自意识形态的颠倒机制。  相似文献   
977.
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突出表现有科技危机、分配危机、生态危机、文化危机等多种,其理性根源主要是过于崇尚工具理性。这以客观事实证明了社会主义价值理性对于资本主义工具理性危机有着不可或缺的解毒作用,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合理性,怀疑甚至攻击社会主义前途的种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978.
多民族、多文化的马来西亚国家一贯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工作 ,把道德教育作为塑造国家统一意识的基本途径。 2 0世纪 70、80年代马来西亚学校道德教育课程的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也有其局限性 ,其实践为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79.
在化学教学中强化德育功能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形势下加强德育工作要求的认识 ,这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必然反映和化学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不失时机实施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环保意识、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要讲究渗透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实践性等实施德育的方法 ,优化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80.
结合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