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8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134篇
民族学   5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1196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5860篇
社会学   143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48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538篇
  2007年   631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701篇
  2004年   610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378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境"中,许多研究者都将张资平与郭沫若等并称"创造社"四大金刚",而在文学史叙述中,张氏却始终无法摘去"三角恋爱作家"、"汉奸文人"的帽子.这之间的巨大裂痕,原因主要有三1.权力叙事干扰了文学史家的独立判断;2.道德至上的历史伦理观,影响了文学史家的公正评价;3.文学史研究未能把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生产、消费系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有一部全面考察文学接受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阐述了当今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学习中国古代孔融"让梨"精神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智慧.进而表明积极构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93.
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灌输"理论的研究与争鸣是我国当代教育家、哲学家们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对这个富有社会现实意义与未来教育具有探索价值的理论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灌输的本质、灌输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灌输教育的定位、方法、效果等方面,本文试图在综述各家看法的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94.
从哲学的角度将儒家思想分为原始思想、演绎理论和演绎理论社会化的结果三个层面,主张立足于儒家原始思想层面,还其作为"百家争鸣"中一家的地位,吸收和借鉴其合理成分.同时,将儒家思想的精髓归纳为"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先富后教"、"先教后刑"四个部分,阐释了其思想内涵及在各个社会领域对今天的借鉴意义;认为必须在共产主义道德观的指导下批判地继承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尤其要注意避免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从中国传统文化向中西文化交融转换,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向等各个方面的转型时期,这不可避免会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带来重大的影响,但其积极的影响是主流。  相似文献   
996.
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性目的就是社会的和谐文明;主体性目的就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养的公民;二者的统一即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公民.  相似文献   
997.
《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其中 ,“顺天守正”、“天人和谐”等环境观以及“补过”、“趋时”、“天人交泰”等意识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转生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不仅开启了现代西方哲学,也必然意味着教育学的启蒙。以康德哲学为标志的西方近代知识观革命中蕴涵的教育学启蒙表现在教育必须重视书本知识教育,然而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中的知识只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教育知识观将真正带来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999.
高校德育过程应围绕德育目标,着重把握好德育过程的互动性、主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00.
试评吕坤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坤是明代商丘著名的思想家,一生独立治学,以理学著当世。其哲学思想兼容并蓄,又学有所宗,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理气关系这一本体论问题上,他在主张“气本论”的同时,又提出“理”本论,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性。他关于自然、当然和偶然、“续”与“恒”、“常”与“变”、“渐”与“顿”关系的论述,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受其世界观矛盾的影响,其认识论存在着反映论与先验论的矛盾。他坚持可知论,认为人是可以通过向外格物来正确认识天地万物的客观世界的。但是,当面对外在的客观世界时,他主张向外格物穷理,是一个反映论者,当涉及到道德认知和修养时,主张向内反求,又成了一个先验论者。在知行问题上坚持“知先行后”、“知行并进”和“行重于知”等观点,强调知行的辩证关系,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充满了辩证法的卓识。在历史观上主张以民为本,十分重视民的作用,并认为社会历史本身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的,主张“因时顺势,皆可变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