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24篇
理论方法论   92篇
综合类   789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安乐死历来是个敏感的话题,有关安乐死的争论除在哲学、伦理学、医学等领域展开外,法学界对安乐死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观点。近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尤其引人注目,笔者想就此进行分析并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又一次显示了自己的永新特征:它不断脱出既有的形貌,日益变得轻盈、灵巧、液化、流变,它的经验结果也更为不确定和难以预料。这造成了现代叙事和想像的“衰败”,也使社会学的批判和反思走向亢奋。然而,在西方社会学“新三圣”的现代性理论中,激进具象下隐匿的深沉困惑和焦虑表明,这无以挽回旧式现代性的总体颓落之势。与此同时,现代性在中国正面对着一种新生。“社会互构”理论指出了新型现代性的大趋势,即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资本为本的实践选择,正在促使资本从目的性意义向手段性位置回归。这一理论还阐释了,通过多元社会主体的“互构谐变”,推进社会沟通、对话、协商以及论坛和听证的制度化,实现我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共同期待。正是这一来自实践的理路,使理论社会学拥有了一个赢得未来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及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简述情感教育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中西方各自特殊的社会背景 ,线被赋予不同时期不同的使命 ,为美的历程 ,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绘画中 ,由于文人与书法的渗透 ,线显得更为丰富和精湛。历史证明 ,线在人类精神世界与情感交流中是一个出色的表述者 ,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的艺术财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涉及到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恩格斯关于生产资料社会性两重性的思想,为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社会化占有与相对落后的社会化生产的矛盾,既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区别,也与社会基本矛盾相吻合,同时也与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相一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促进的作用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辩证发展的过程和方式。  相似文献   
16.
对审委会制度的改革,有人主张废除审委会制度为其核心内容;也有人主张目前应在保留的基础上予以改革和完善。废改之争,焦点是研究方法之争。主废和主改各有其弊,应通过立法程序按照“不审不判”的思路重塑审委会制度,明确审委会审判组织的地位,赋予其合议、陪审、咨询、调研四大职能及案件实体决定权和指导权,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凌濛初<转运汉巧遇洞庭红>通过对金老汉藏财失财和文若虚随人出海,两次巧遇发财机会陡然暴富故事的描写,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商业发展的具体场景,反映了关于相互需求的贸易原理和资本增殖的思想.通过文若虚形象的塑造,反映了作者经商和为人相统一的思想.从故事可知,明中叶后商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规范,但也还有一些不利于商业贸易更大发展的因素,如储运和金融手段的滞后等.  相似文献   
18.
互动认知研究的空间是变动、开放、动态的空间。双向诠释即是首先了解对方,然后从对方的角度和视野来观察和进一步了解自己,使双方对自己和对方都有了新的认识。重视从“他者”反观自身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理论界所接受。一些非汉学家的理论家开始以一种“非中心论”的心态来探讨西方和非西方文化,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新的理论,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中心论的基石。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研究迅速突破了封闭的西方文化体系,进入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相互参照的范围。西方学术界原来互不相干的汉学研究、文学理论研究、比较文学研究正在迅速靠拢,并实现互补、互识、互证。  相似文献   
19.
我国产业间波及效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来说,某一产业的变化会引起其它产业间的连锁反映。产业间的波及效应可以通过投入系数表来加以分析。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产业间波及效应的强弱,可以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A Markov property associates a set of conditional independencies to a graph. Two alternative Markov properties are available for chain graphs (CGs), the Lauritzen–Wermuth–Frydenberg (LWF) and the Andersson–Madigan– Perlman (AMP) Markov properties, which are different in general but coincide for the subclass of CGs with no flags . Markov equivalence induces a partition of the class of CGs into equivalence classes and every equivalence class contains a, possibly empty, subclass of CGs with no flags itself containing a, possibly empty, subclass of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DAGs). LWF-Markov equivalence classes of CGs can be na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he so-called largest CGs , whereas a 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equivalence classes of DAGs is provided by the essential graphs . In this paper, we show the existence of largest CGs with no flags that provide a na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equivalence classes of CGs of this kind, with respect to both the LWF- and the AMP-Markov properties. We propose a procedur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rgest CGs, the largest CGs with no flags and the essential graphs, thereby providing a unified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As by-products we obtain a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s that are largest CGs with no flags and an altern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graphs which are largest CGs. Furthermore, a known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ssential graphs is shown to be a special case of our more general framework. The three graphical characterizations have a common structure: they use two versions of a locally verifiable graphical rule. Moreover, in case of DAGs, an immediate comparison of three characterizing graphs is possi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