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8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127篇
民族学   744篇
人口学   158篇
丛书文集   991篇
理论方法论   595篇
综合类   5631篇
社会学   1062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42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893篇
  2012年   548篇
  2011年   696篇
  2010年   472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474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77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25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61.
我国有22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其现代化是民族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民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就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四个问题──如何对待小民族的文化、发展与繁荣、民族优惠政策、民族发展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positive contribution that Slovenian voluntary,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users' organis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in the field of mental health have made to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of helpers and users. The conceptual differences between Slovenian psychiatric (institutional) treatment and voluntary community care are presented through the case study of Clare, a young woman who was diagnosed as a chronic schizophrenic. This example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care in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for the reduction of disability associated with mental disord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in voluntary organisa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is not only the 'narrative turn' within social welfare, but also symbolises the 'implicit tur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elper and the user. The real challenge of the new culture of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help to disabled people (in respect of individuals working through traumatic memories) is that the helper can bear and support the user on a daily basi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r relationship, the deep implicit relational memories of both become activated and influence the change within the user as well as the helper.  相似文献   
63.
共有权权属是小区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的核心问题。区分所有共有权与一般财产共有权在权利主客体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不同,并具有特殊的按份共有的性质。国外相关立法和学理对共用部分的界定各有特点,且对其有较为一致的三种分类。中国现有立法中关于小区建筑物共有权权属的规定较为零乱。中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统一、完善相关立法,以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4.
“和谐”视角下的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新的时代主题。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前沿和缩影,和谐社区的构建便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主题。本文即针对我国当前和谐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和探索,以期有助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5.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effect of premarital cohabitation on the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in 22 countries. First, women do more routine housework than men in all countries. Second, married couples that cohabited before marriage have a more equal division of housework. Third, national cohabitation rates have equalizing effects on couples regardless of their own cohabitation experience.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cohabitation rates is only observed in countri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overall gender equality. The authors conclude that the trend toward increasing cohabitation may be part of a broader social trend toward a more egalitarian division of housework.  相似文献   
66.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践中 ,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操作有诸多现象和现实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社区建设”概念的界定、政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居民参与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地位、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等几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则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7.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 ,加快“城中村”转型发展 ,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这些村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城中村”的转型发展 ,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转变。传统的路子是从村委会转为居委会 ,但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今天 ,不必要也不应该再走这个弯路 ,而应该直接向城市社区居委会跨越性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要积极探索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促进“城中村”跨越性转变  相似文献   
68.
中国人民与四川汶川地震自然灾害进行的伟大斗争,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巨大号召力、人民军队的强大战斗力、社会主义中国的厚实综合国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69.
当前,中外合资企业的创新体系已经或可能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一定的作用,这表现在现代化的先进的生产体系与制造平台的模式输入、部分先进的核心技术的引进与共同研发的新的核心技术的产生、作为创新的基础的知识的输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供应链管理和配套体系的形成等方面。要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外合资企业对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作用,就应把中外合资企业的创新纳入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立“所有制中性”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0.
中国古代的隐喻研究开始早、成果丰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品格:大量实例充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隐喻言说上更加侧重“隐”,强调“暗示”;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已经对隐喻的概念、原理、分类、功能、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隐喻理论;中国古代的隐喻理论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自发到自觉、由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