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3篇 |
免费 | 194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8篇 |
民族学 | 565篇 |
人口学 | 44篇 |
丛书文集 | 622篇 |
理论方法论 | 198篇 |
综合类 | 3629篇 |
社会学 | 256篇 |
统计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2篇 |
2022年 | 60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68篇 |
2019年 | 78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92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277篇 |
2013年 | 269篇 |
2012年 | 312篇 |
2011年 | 390篇 |
2010年 | 308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288篇 |
2007年 | 392篇 |
2006年 | 436篇 |
2005年 | 420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339篇 |
2002年 | 267篇 |
2001年 | 196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关于发展文化消费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克西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3):82-85
化消费的增长,是人类需求层次上升的结果。发展化消费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国化消费的现状,发展化消费应从多方面努力:加快化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完善化市场;不断提高消费的化消费力;加强化消费的硬件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群众化活动。 相似文献
62.
李新柯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1)
国债发行规模的研究离不开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笔者以回归分析为枢纽,将经济统计和计量经济相结合,通过分析国债发行与数学的关系,建立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在国债发行的研究中统计数学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3.
冯元均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1):5-8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技术观,客观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技思想与指导方针。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灵魂,科技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核心,科教兴国战略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结晶。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4.
毛宣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85
上世纪20-4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特别关注文学的民族性问题,这一关注具体表现在:"民族主义文学"主张的提出与论战;"民族形式"的讨论;以及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民族精神"的提倡。这些主张与论争对于我们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上世纪20-40年代关于文学民族性的论争基本是从政治与现实需要出发,更习惯于从民族本位的立场出发思考文学民族性问题,而在一个全球化来临的时代,关于民族性问题的思考则应该具有一种世界性的眼光与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65.
史迪雯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26-29
作为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提出了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十四点纲领”,最后一条是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第一次把集体安全思想引入到现实。美国是国际联盟最初倡导者,但却没有加入这一国际组织,其背后的国内政治、国家文化和领袖性格在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66.
社会改造思想是毛泽东早期社会理想中最突出的部分,集中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认识和思考。通过对当时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入分析,青年毛泽东逐步形成了其早期独具特色的"新社会"理想,包括"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新国民"理想;从"民众联合"到"俄式道路"的"新制度"理想;改造教育、重建家庭、改良风俗的"新生活"理想等内容。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社会改造理想的探索,毛泽东不仅最终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而且构筑了其早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具体维度,成为毛泽东一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7.
文学民族性问题是中国现当代美学—文艺学的一个“焦虑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实际上被“个别化”、“边缘化”、“表面化”了的课题。现代人类学将为该问题研究的理论突破和创新提供一种可能。现代人类学立场的核心是肯定人类文化的相对性和差异性,将人的抽象、普遍、同一的本质还原为具体、特殊、多样的存在,最终突出人性的“民族化”身份和特征。立足现代人类学立场,“还原”文学的民族“身份”(特性),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应否“去蔽”、“还原”的问题,以此反思我们以往的学术研究现状,重构真正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文艺学。 相似文献
68.
论地理环境对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环境在其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中 ,虽不是唯一的因素 ,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殊因素。它铸就了俄罗斯民族性格及精神的二律背反 :美德与缺点 ;奴性与集体主义精神 ;极端与包容 ;肃穆与感伤 相似文献
69.
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历史进步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艳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4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其救亡和启蒙的双重作用 ,服务于时代主题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70.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一特殊性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均有不同的体现;民族院校的校园文化在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中发挥着导向、熏陶、实践、整合规范等功能,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当前,要通过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资源,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并与公民道德教育、文明修身教育、“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民族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