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413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81.
HF通信网中的突发自适应选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突发自适应选频技术在HF通信网中的应用,分析了突发自适应选频的特点及网络应用的优势,设计了一套用于网络突发选频的协议,讨论了协议中的重要参数设定和协议性能,并提出了多种方案供优化  相似文献   
82.
提出了食品机械运行、故障、修理及经济性的神经网络分析,为食品机械运行技术管理、实时监控提供了智能化的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83.
分析和探讨了现代教育观念下网络教学评价的形成、操作流程与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网络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明确了网络教学评价导向性、科学性、动态性、层次性、简捷性原则,提出要运用现代教育观念,采用现代技术,以网络通信为依托,采用在定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促使教学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84.
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也存在诸多网络伦理难题。这些网络伦理难题的解决,要从传统伦理资源整合入手,构建新型的网络伦理,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85.
针对传统三维坐标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数码相机对物体进行三维重构,达到对物体进行非接触测量的目的.采用标准图像法对数码相机内部和外部参数分别标定,与传统的相机标定相比,简化了求解的复杂性.基于同一物体的两幅图像,给出了其三维重建理论和算法.并举例说明了三维重构的具体实现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86.
网络社会主体的道德素质体现了网络社会的文明程度,统一性、稳定性、可塑性、实践性是网络道德素质的主要特征。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主力群体的一部分,道德素质堪喜堪忧。为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需要研究网络社会个体道德素质发展的心理规律,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完善网络法规和道德评价体系,强化大学生的自律与自育意识。  相似文献   
87.
当下网络诗歌对诗歌精神的建构与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诗歌以虚拟空间里的精神自由为旨归,张扬着众生和谐的人伦理想;以多维创作中人性的共鸣为目的,真实地呈现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样态;以诗作内容上的时代现实为内蕴,具体历史地传承着当下的道德伦理状态。同时,消费至上的欲望化写作、网络技术掩藏下的“无主体”特征、虚拟空间个性极端叛逆的精神内质,集中体现了网络诗歌对诗歌精神的无情解构。  相似文献   
88.
由欧阳友权教授等写的<网络文学论纲>,在国内第一次从学理层次对网络文学进行体系的研究,对这个在理论上尚处于空白状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理论建构,同时也从技术和艺术、自由和经典之间去寻找网络文学的文化定位.网络文学是一种具有解构性质的文学现象,<论纲>则对它进行了理论体系建构,对学术研究和网络文学的创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The social welfare system in Poland was changed during the 1990s. The full employment policy, as a guarantee for social security, was abandoned and the institutions through which social resources were distributed were replace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reviously fulfilled certain social functions; the necessary resources came from state subsidies and from obligatory funds: housing and social funds as well as a proportion of wage costs. Thus, the prices of many types of important consumption goods (such as food and housing) were fixed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The elimination of subsidies resulted in the bankruptcy of many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hich, in turn, led to the diminished importance of the social security function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heir role in the newly created social welfare system was taken over by social welfare centers, through which assistance was distributed to those in need. Besides the traditional recipients of social assistance, a growing number of unemployed people, who comprise approximately 14% of the productively active citizens, have also begun collecting assistance.  相似文献   
90.
跨组织工作流建模及分析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慧敏  王刊良  杨姝 《管理学报》2010,7(3):468-474
从组织间工作流的层面对跨组织工作流建模的已有研究进行分类、总结和评价.然后,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2个角度综述了工作流分析的相关研究.最后,总结了该领域研究的管理实践意义,并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