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6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399篇
理论方法论   172篇
综合类   1818篇
社会学   468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9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自由的性质     
尽管自由的关系和意义错综复杂,但个人自由构成所有其他自由的基础,也是理解它们的前提。在政治哲学里,个人自由始终就具有政治的意义。而在现代政治共同体之中,个人自由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的手段。因此,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的宗旨乃是为个人自由提供最大限度的可靠的空间。法治、民主以及共和的原则是支持和保障自由的方式。不过,随着社会的变迁,个人自由在其个人关系和活动空间的方面也会发生变化。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并不是两个问题的,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在政治哲学里,该理论是人们认识个人自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2.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social policy narrative personalisation, and particular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arrative for disability politic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ositioning specific funding mechanisms within the narrative are explored. It is argued that personalisation is insufficiently aligned with collective aspects of empowerment. More particularly, it disproportionately emphasises improvements in individual autonomy through personalised support, and lacks reference to structural oppression or the need for collective forms of action that bring about structural change. It is further argued that personalisation lack a multi-faceted analysis of disability and disempowerment, and as a result also lacks any vision of a positive alternative society. In assessing personalisati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dimensions of disabled people’s freedom are considered. As a response to the apparent shortcomings of personalisation, the integrated living approach and Centres for Independent Living are considered important elements in an alternative narrative to personalisation.  相似文献   
203.
共和民主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政体,是中国近代杰出政治家的共识与选择。共和强调政府的公共性、公平性与中立性,主张在民主基础上公权制衡。共和的核心理念是“天下为公”。市场经济主体是多元的,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应是政府自觉地培育多元主体的过程,多元之间不是敌对关系,解决的方式是由多元均衡达到社会和谐。公共权力体系应向代表性的阶层、群体或集团全方位敞开,从而达到多元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4.
现代社会的质量问题已脱离了其传统意义上的能指和所指,不仅仅是指技术和管理上的问题,还成为突破和建立贸易保护的工具和手段。政治主体正借助质量的技术壁垒、社会壁垒和绿色壁垒对国内或国外、局部或整体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和控制,折射出质量的国际政治属性。  相似文献   
205.
三国两晋时期,皇室婚姻的身份门第不断加强。这种变化,使外戚对政治的影响逐步加大。三国时,外戚在政治上无多大作为;西晋时期,外戚利用政治婚姻,操纵中官,攫取政治权力;东晋外戚大多都程度不等地参与了政权甚至辅政,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6.
土地与农民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农民对土地更寄寓着复杂而深切的思想感情。对此,不同时期的新文学作家进行了风格各异的书写。这些书写中折射着时代政治和文化的巨大嬗变,反映出作家们复杂的思想文化立场,更体现出农民与土地之间始终不能割舍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207.
辛亥革命的重大内容之一就是以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去反对专制统治,国民党宋教仁发起的颇具声势的政党政治奋斗就是其中的典型。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早期领导人经历了这次大革命政党政治的洗礼,民主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对中国民主同盟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为了实现民主政党政治,民盟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共同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最后却遭到了国民党的镇压和解散。历史证明,西式政党政治的议会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道路。  相似文献   
208.
微博问政是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公民对于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的一种监督方式。首先基于社会结构分析范式,运用精英理论、政策过程理论等理论工具,论述微博问政内在逻辑与具体作用;其次结合案例总结当前微博问政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了完善微博问政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9.
网络应用的普及给现代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课题,各地网络问政的实践探索正在尝试作出回答。深入剖析在网络传播时代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新要求、新内涵,研究网络问政所产生的公共传播效应、舆论压力效应、民智汇集效应和议程推动效应,探求其内在规律及其实践要求,对于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和发展群众权益,可以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10.
Sarah Palin clearly holds a powerful appeal for a right‐wing constituency although even her most fervent followers may doubt that she is electable.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basis of her appeal. We argue that it can be summed up as an appeal to American authenticity, which consists of several elements: the valorization of small town ordinary life takes second place to faith and religious commitment; an equal faith in American exceptionality implies that Americans should never be apologetic about their country and never waver in their belief in its special greatness; the final elements are a foundational libertarian creed and a peculiar brand of right‐wing populism. However, for all her affinities with classical right‐wing sentiment, Sarah Palin, we argue, brings something new to the mix: a genuinely maverick right‐wing feminism. That is why in the end, we call the Palin phenomenon a paradoxical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