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3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273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6896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的深层障碍。本文从政治文化的涵义和作用的界定出发 ,分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状 ,探讨了创建新型政治文化对中国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并对如何创建社会主义新型政治文化做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52.
论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角度 ,论述了培养和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途径 ,以及如何坚持发展党员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53.
变点颊脊隐翅虫群目前已知10种,都生活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 Smetana, 1998 ),其中,来自越南北部 1种,尼泊尔1种,日本1种,中国7种.本文记述并图示中国四川一新种,卢氏颊脊隐翅虫,Quedius (Raphirus) luae,该种与Q. (R.) jindrai相似,但除雄性外生殖器的差异外,腹部第1背板两侧无金色毛簇,触角和足的颜色也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54.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结“古今中西”之争 ,选择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意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批判继承 ,在文化上的可喜创获不仅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端正学风,必须有高度负责精神,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坚持民主法制建设,必须在求实创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6.
探讨了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 ,国际霸权主义集权体制的弱化和消解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以及在重建社会政治权力机构的过程中 ,国家集权体制弱化和相应的新型民主制建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57.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58.
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是经典的理论议题,又是紧迫重大的现实政策问题.本文从生态运动入手,系统介绍作为生态运动理论基础的绿色福利主义,并以生态健康科学为基本理论视角,简要探讨新型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及其革命性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59.
胡适在思想理论、语言文学的教育工具和教育制度建设等宏观方面 ,对中国新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贡献 ,其对于中国新教育的贡献 ,在中国现代史上几乎很难有人能够企及  相似文献   
60.
积极向上的淑世精神是人心的法则 ,是历史的蕲向 ;规律、信仰、仁爱、美丽 ,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 ,也是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作品扬弃的标准。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思考、形质兼美的作品 ,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作品。咏物词的创新也应该自觉贴近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以积极的淑世精神作为开掘题材内涵和抒情言志的核心。清初咏物名家曹贞吉和朱彝尊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