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3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管理学   17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273篇
理论方法论   276篇
综合类   6896篇
社会学   187篇
统计学   6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517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511篇
  2011年   620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03篇
  2008年   612篇
  2007年   772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29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496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本文试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以及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上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阐述了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92.
新自然法理论是当代西方天主教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伦理学思潮之一。新自然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关于实践理性的第一原则、基本人类善、道德第一原则和居间原则(责任模式或实践理性的基本要求)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新自然法理论是建立在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之上的,是对阿奎那有关观念的重新解读与具体的阐发。  相似文献   
993.
高校德育目标的建构,不是由教育者或教育管理者主观任意选择的,而是有其自身的科学依据。高校德育目标建构的基本依据主要包含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对高校德育的新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校德育的关系这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高校德育目标的新框架是一个由“意识形态认知与实践”、“文化认知与实践”、“个体与社会价值认知与实践”、“心理认知与实践”和“道德(法纪)认知、道德实践与道德境界”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4.
在界定术科范围后,针对目前体育教育专业术科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育部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培养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体育人才,必须构建新的术科学习评价体系,并从评价方式的改变、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等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995.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起源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考虑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对农业产业化制度体系的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6.
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农村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作为国家公共事业的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服务是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并阐述了图书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意义,提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99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地把构建和谐社会纳入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发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位一体,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丰富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涵,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目标体系.正确认识和科学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的体系结构,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从而加快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998.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党革命和建设的依据,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时期,重新认识实事求是意在为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本文从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路径入手,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999.
建国初期,我党正确分析国情,把握主要矛盾,不四面出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了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南方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日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它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借鉴俄国"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经验,批判地吸收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思想,总结党处理私人资本主义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和发展的。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