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8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管理学   20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2篇
丛书文集   1367篇
理论方法论   421篇
综合类   7545篇
社会学   436篇
统计学   7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282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670篇
  2010年   548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672篇
  2007年   813篇
  2006年   729篇
  2005年   564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24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51.
厦门市对成片开发的工业集中区中的村庄采取的"金包银"模式,是一条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走出"城中村"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探析厦门实施"金包银"工程的做法及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这一惠民工程的实施,也将为各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52.
整体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演进起到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良好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激励作用,确保了改革的成功。但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和现实的挑战与冲突中趋于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建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把个人精神生活、一般思想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适当分离,在个人观念的竞争中实现接合;应提炼现实、接轨世界、转型话语,以社会公正与和谐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积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接合中的主导权;应继续保证政治统治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253.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把"关注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作为基本理念之一。着重探讨如何结合高中英语新教材,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254.
新农村建设中的认识误区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适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人们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有的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过是旧话重提,是一场政治运动或阶段性任务;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搞农村形象工程,它只是农村和农民的事情,可以通过“等靠要”来实现新农村目标,等等。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开展,应当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和进行认真分析并加以澄清和矫正。  相似文献   
255.
本研究的目的是从中国人为大我争面子的行为与小我争(或护)面子行为间的关系的角度探讨中国人大我争面子行为的心理学意义.研究一结果显示:小我争、护面子导向量表得分双高组的大我争面子量表得分显著高于一高组和双低组,即提示前者更需要采取为大我争面子的方式来解决小我争面子与护面子需要间的冲突;研究二结果显示:小我争面子导向高的个体会在能力类特质上进行自我增强,小我护面子导向高的个体会在共享类特质上进行自我增强,而大我争面子导向高的个体则同时在两类特质上表现出自我增强,即提示为大我争面子可以让个体同时实现两类社会赞许价值.最后,笔者针对本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6.
吴芳吉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就对新诗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写下了大量的白屋体新诗.吴芳吉主张新诗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要与西方平等交流,要继承传统精华为我所用,要创新,要有时代新精神,倡导写真诗、抒真情.  相似文献   
257.
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即构成社会的各个团体及个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可以表现为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水平、个人行为方式以及个性特点等方面),但彼此之间又能够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包括保持自我和谐、人际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心理学出发,这三方面的工作除了物质、制度和政策层面的努力以外,更重要的是确保这些努力能够被个体准确感知和把握.心理学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领域包括对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研究、对个人成长与成功的研究以及对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解决和处理好我国心理学研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于顺利完成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58.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阐述立场观点和态度,影响引导舆论的“旗舰”,进入信息化时代,新闻评论在各媒体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文章以各级党报言论为研究对象,从“新闻化”、“多元化”、“平民化”、“形象化”等七个方面分析其在新世纪里的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259.
本文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并据此设计了基于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非金属专业教学系统,使远程异地教学、在线测试等成为可能,优化了传统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学质量,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60.
新社会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时代的进步。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促使中国共产党应加强统一战战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做好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新思路,以赢得新社会阶层的认同、信任、拥护和支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