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2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99篇
管理学   466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4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39篇
丛书文集   1799篇
理论方法论   464篇
综合类   10936篇
社会学   411篇
统计学   20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820篇
  2013年   661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815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994篇
  2007年   1184篇
  2006年   1089篇
  2005年   881篇
  2004年   802篇
  2003年   790篇
  2002年   646篇
  2001年   596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资源观理论为基础,分析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动因以及对资源的要求,强调技术资源对协作伙伴选择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资源观理论.  相似文献   
102.
变点颊脊隐翅虫群目前已知10种,都生活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 Smetana, 1998 ),其中,来自越南北部 1种,尼泊尔1种,日本1种,中国7种.本文记述并图示中国四川一新种,卢氏颊脊隐翅虫,Quedius (Raphirus) luae,该种与Q. (R.) jindrai相似,但除雄性外生殖器的差异外,腹部第1背板两侧无金色毛簇,触角和足的颜色也与之有别.  相似文献   
103.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总结“古今中西”之争 ,选择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强调中西文化的融合互补 ,注意对传统文化优秀遗产的发掘和批判继承 ,在文化上的可喜创获不仅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而且为新文化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海洋院校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的必要性,海洋院校图书馆要突出自已的海洋特色,在服务上根据自己的特色馆藏提供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105.
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使用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话题。本文认为,人事匹配、用人所长、科学的用人制度、员工的有机组合、良好的沟通及引导员工把工作当事业六个方面是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使用中必须充分关注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6.
探讨了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过程中 ,国际霸权主义集权体制的弱化和消解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以及在重建社会政治权力机构的过程中 ,国家集权体制弱化和相应的新型民主制建立中的价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07.
黄庐隐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创始人之一和塑造悲剧女性群体形象的代表 ,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大大的一笔。本文较具体地论述并指出庐隐小说集中反映了当时的一代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和个体人生价值的过程中 ,徘徊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苦闷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8.
沈阳市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保证水资源的效率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资源的合理需求难以自发形成,必须通过需求管理来实现,本文对沈阳市城市用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经济原因,从而提出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城市用水供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是经典的理论议题,又是紧迫重大的现实政策问题.本文从生态运动入手,系统介绍作为生态运动理论基础的绿色福利主义,并以生态健康科学为基本理论视角,简要探讨新型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及其革命性的现实、理论与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10.
胡适在思想理论、语言文学的教育工具和教育制度建设等宏观方面 ,对中国新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和重要贡献 ,其对于中国新教育的贡献 ,在中国现代史上几乎很难有人能够企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