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82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邓小平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三农”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技兴农、农村改革方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重大问题上都有着精辟而深刻的论述。学习研究邓小平“三农”理论,对搞好当前“三农”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丁玲在延安的创作主要是极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的杂文,这些作品深化了解放区文学改造农民的主题,对中国现代文学特别是解放区文学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3.
政府主导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推进农业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解决农民就业 ,是我国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改革户籍制度 ,发展农村教育 ,提高农民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 ,帮助农民实现向非农业的转移  相似文献   
9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都要求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95.
长期以来,农民负担十分沉重,其主要原因是财政的不公平待遇。虽然经济体制改革前后农民交纳的形式不同,但其实质均体现为农民的财政不公平。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实施针对农民的公平财政改革。在现阶段,统一城乡税制的改革不能急于求成,可先行建立“社会补偿”制度与“逆向税制”政策。  相似文献   
96.
李锡海 《东方论坛》2006,(6):97-103
大众文化是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文化,但由于广播和电视是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因而随着广播和电视的普及,大众文化早已把农村覆盖,从而使其负效应成为诱发农民犯罪的重要因素,具体表现为激发农民潜意识阴暗的东西导致犯罪,促使其介值观念倾向个人本位导致犯罪,强化其拜金主义导致犯罪,促进其追求世俗享受导致犯罪。所以,必须努力提升大众文化,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才能控制农民犯罪发展。  相似文献   
97.
规范减轻我国农民负担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问题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而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虽然近年来的农村税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但它只是从农村内部的分配关系上来减轻农民负担 ,非治本之策。只有力求站在宏观视野的角度 ,从改革城市偏向的分配政策、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这两大方面对农民总负担加以全面分析 ,才能提出更为切实有效的规范性措施  相似文献   
98.
农村拆迁安置工作关系到被拆迁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被拆迁户群众所持有的相关态度、看法直接影响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社会的稳定。运用社会学调查方法对S村被拆迁户农民相关想法进行调查,从中发现农村拆迁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
“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中的经济公正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被征用之后,许多农民成为"三无农民",对他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重大影响.而各地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很不公正,土地补偿费低,土地升值农民没有份,生活缺乏保障,就业安排人数少.要引入市场机制来解决征地问题,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农民意识”是农业社会典型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家族本位是其根基。新中国建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民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在经历由“家庭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向“现代化”转化。但在社会转型期,在新旧思想交汇、碰撞中,农民依附与主体意识并存、传统与现代意识混杂、科学民主与迷信宗法意识交织在一起,其正直、诚实、善良、勤劳等美德,无形中被依附、顺从、自私的“农民意识”所吞没,他们开拓进取的活力仍然受到限制。因此,改造“农民意识”,无疑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