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461篇
社会学   59篇
统计学   2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青  葛瑛 《河北学刊》2005,25(4):17-20
先行和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的发展经验与20世纪中后期经济学理论的演进都表明,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结构并不存在所谓"重化工业阶段",因此更谈不上该阶段的逾越问题.同时,具体国情也决定中国不可能通过依靠资本积累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增长模式来实现工业化.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通过配置资源来扶持重化工业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在现行资源定价机制、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和重化工企业在利益上存在一致性.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需要着力解决增长模式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确保工业化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2.
周兴维  蔡晓萍 《民族学刊》2012,3(6):75-78,101
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正遭遇现代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三重门"困惑。灾后重建,千方百计,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藏羌文化,乃其关键一端;而以发展文化产业来推动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藏羌文化,乃其关键一处。可以依循"文化差异-文化产业特色-市场区隔定位"的理路推进文化产品的开发。藏羌文化滋养于岷江,古蜀文化源于岷江,发展藏羌文化与产业,自然该抓住"岷江文化",不仅有利于保护母亲河岷江,而且也是阿坝州发展藏羌文化产业的一个战略切入点。发展藏羌文化产业,需要把藏文化元素、羌文化元素和藏羌文化元素同时代元素也就是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3.
本文基于第一、二次对"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资料,分析说明了无锡农村经营式农业的日渐式微,并从出租农地与雇工经营的收益方程、较高工商业发展水平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以及家庭小农场的竞争三个方面分析了经营式农业不发展的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当地较高但又不足够高的工商业发展水平导致了经营式农业难以发展.较高的工商业发展水平意味着发展经营式农业的高运营成本和高机会成本.不足够高又使得非农产业的需求与人数众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不相匹配,从而造成了家庭小农场和经营式农场之间的激烈对抗.我们也认为,中国未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可能会依然呈现出复杂性和特殊性,家庭小农场扮演的角色可能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4.
我国十二五期间应该把商业银行的科技金融功能的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重新构建发展与创新型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融资服务体系。应鼓励商业银行以控风险、早布局为原则,以建设和完善其科技银行功能(科技专营机构)为突破口,加大信贷投入、调整信贷结构,加快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实现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战略转型,确立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中的领军地位。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中美两国服务业的行业数据,通过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以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关两国服务业各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中国的服务业,尤其是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成为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服务业的长远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同时重点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实现技术进步与现代服务业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86.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市场驱动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经验表明:本土需求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母国市场效应”可促进现有制造业的成功转型;国内市场规模及市场潜力为新兴产业企业带来持续创新和升级的压力;产业选择范围大可以带来标准多元化优势。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利用我国市场特殊性突破“微笑曲线”的枷锁,促进供给侧为主的产业政策转型,获取粘性信息降低新兴产业企业市场风险;适当防止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市场的侵蚀。  相似文献   
8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当前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分析基于传统产业激发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行性,从"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区域产业现有基础"和"契合区域经济社会现实需求"三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传统产业转型的适用路径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战略有所差异。以L县传统产业为例进行的分析表明,三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为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基才服务业增长理论的旅游业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璜 《学术探索》2010,(1):30-33
20世纪末发达国家陆续步入“服务经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公认的经济现实。经济学家对于服务业增长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停滞、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市场化三大因素。旅游业是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业的增长可以放到服务业增长的理论框架中进行研究。旅游业的劳动生产率最终将趋于停滞,劳动力将持续流向旅游业以满足需求的增长。中国旅游业的价格上涨仅略高于国民经济整体的价格上涨幅度,旅游业占经济比重的增长绝大部分来自“真实”的最终需求增长。服务市场化能从统计上拉高旅游业的比重,它既能够促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更多的服务,也能促进各种旅游资源的发展以吸引游客。  相似文献   
89.
蔡吉跃 《云梦学刊》2010,31(4):80-82
再生资源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湖南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发展新模式——汨罗模式,但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回收网络、延伸产业链条、注重技术创新、加强环境保护、争取政策支持,再推再生资源产业深化升级。  相似文献   
90.
山东省制造业结构高效化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结构高效化以产业发展集约化、产业间协调效益最大化和各产业比重的合理变动为内容,对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发挥山东省制造业的整体优势,需要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促进结构调整,提供政策支持,改善产业组织结构,理顺行业与企业的分工关系,加强基础条件的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