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地方立法标准法构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立法行为法治化时代的到来,而该法的贯彻实施还需其他配套法律、法规来保障.文章从规范地方立法的角度出发,系统探讨了地方立法标准法,说明了制定地方立法标准法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立法标准法的规范对象,揭示了地方立法标准法的标准化内涵.  相似文献   
42.
通过运用实证方法对消费者知识、从众心理和来源国效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知识与从众心理的关系层面,消费者知识对信息性从众和规范性从众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消费者知识和来源国效应的关系层面,消费者知识对来源国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从众心理和来源国效应的关系层面,信息性从众对来源国效应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规范性从众对来源国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食物权是人人享有的获得充分的食物的权利。该权利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反射性利益到概括式授权,再从困境到勃兴的漫长过程。食物权的提出不仅归因于全球粮食危机,也由于古代食物保障思想以及近代自然权利理论的浸淫和催生。食物权提出后并没有立即成为反饥饿公共论坛上的主要概念,这一现象与食物权的概括性授权与人权条约监督机构存在的缺陷有紧密联系。食物权的勃兴则主要归功于联合国相关机构对食物权的规范性阐释。随着人权条约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相信食物权会更加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4.
公司成立前发起人签订的设立公司股东协议具有合同的法律性质,公司成立后认缴注册资本的股东签署的公司章程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股东协议拘束缔约人,公司章程拘束签署股东和公司以及未曾签署的董事、监事等。公司成立之后,股东协议并不被公司章程取代,在没有被修改、变更、解除之前,股东协议的效力并不自然终止。在个案诉讼中,股东协议与公司章程具有不同的证明对象,不存在以哪个为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5.
文章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实际,客观地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理念的树立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权能主体的规范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方面.研究并提出规范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运作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对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规范研究表明持续发展应具有四个原则:代际公平原则、地理空间平等原则、发展原则和协调原则。实证研究从现实的需求出发,认为持续发展面对的是一个非持续发展的现实,提出持续发展政策应强调有限时间目标、区域发展中的侧重点,进而研究了经济快速增长条件下三个协调问题。最后对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完备提出了个人建议,如确立后代利益集团的代理人等。  相似文献   
47.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longitudinal survey data from the Panel Study of Income Dynamics were used to examine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welfare benefit levels affected the likelihood that low‐income women age 15–24 bore their first child prior to marriage. Benefit levels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remarital childbearing during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but not during the 1970s or late 1960s. The effect of benefit levels was also stronger where community attitudes toward premarital sex were more tolerant than where attitudes were less tolerant, but this did not account for the varying effect of benefit levels over time. The study introduces a new way of measuring normative climate using attitudinal data from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s.  相似文献   
48.
我国高校规范化管理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创造知识的摇篮,其自身管理成效的高低,决定着高校目标的实现和功能的发挥。我国高校的规范化管理是高校稳定、改革和发展的保证和基础。坚持和运用规范化管理手段,将全面提高我国高校的竞争力量,实现我国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9.
政治学中的新制度主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制度研究的重新兴起是人们反思行为主义研究方法的结果。随着一大批以制度分析为方法的实证研究的展开 ,一批相关学者获得诺贝尔奖 ,制度分析方法迅速向各个学科渗透 ,成为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门显学。新制度主义在政治学中也有应用 ,并形成几个影响较大的新制度主义流派 ,如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研究方法具有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50.
规范美德伦理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们通常认为美德伦理学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任何认为美德伦理学可以替代道义论和功利主义伦理学的人都会发现自己面对这样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诘难 :“美德伦理学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 ,因为它无法告诉应该怎么做。因此 ,它无法成为替代道义论和功利主义的规范性理论。”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反驳这一诘难 ,为美德伦理学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