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2篇
  免费   197篇
  国内免费   89篇
管理学   55篇
民族学   8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77篇
理论方法论   239篇
综合类   5233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49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544篇
  2006年   547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522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14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31.
中国当代生态美学肇发于总体小康社会的现实社会前提之上。物质生产极速发展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社会生产状况是中国当代生态美学得以生发的重要土壤,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问题认识的深化也为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美学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得公民的生态审美权利意识加强,人民旺盛的生态审美需求也刺激着生态文艺作品与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的持续繁荣。美学讨论的去政治化与东西方美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凸显了当代中国构建自主美学话语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中国当代生态美学以美学话语呼应了总体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现实需求与生态问题,展现了中国当代美学深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学理传统,彰显出美学始终屹立于时代思想制高点的历史站位。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大旗的指引下,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重要战略思想支撑,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持续深化拓展,已然逐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立足社会现实的本土化美学话语。  相似文献   
132.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史上的三次文化转型期:汉唐时期、近代鸦片战争时期及“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二十世纪末期的文化形态的考察,剖析了文化发展过程中由单一文化系统造成的自我设限──封闭模式到吸收他种系统之后文化走向解构──沟通──重构的规律,指出文化转型的积极意义与比较文学注重沟通、对话、交流的本质精神是契合的,实质上二者之间是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3.
流亡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题材,也同样是一种文学类型。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和作家的写作心态。尤其是在20世纪上半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社会变革的美国,知识分子流亡在其文学史上占有极大的比重。作为迷惘的一代的流亡作家菲茨杰拉德,必然与这个时代的流亡文学浪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笔下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无论是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还是抒发对未来的迷惘状态,无不具有20世纪流亡主题的共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人间天堂》《漂亮冤家》《夜色温柔》三部长篇小说描述了作为一个流亡作家在其创作道路上的得与失、寻找与回归,由青年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4.
近年来,在网络通俗小说创作中涌现出大量的拟古世情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以宏大的故事布局和对优秀女主人公的塑造,吸引了众多阅读者的目光。这些女主人公群像,不仅反映出汉民族文化传统的审美眼光,也寄托了根源于以家族、财富为中心的社会价值期待,还与当下价值评判体系中的女性群体的自我期许相吻合。这些拟古世情小说在完成言情小说的爱情故事构形和实现娱情的休闲功能以外,也因为广大阅读群体逐渐步入或即将步入中产阶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重新赋予女性作为稳定家庭、增长财富、养育子女、传承家风的核心力量的社会意义,她们洁身自好,对爱情专一,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奉献,担当责任,胸怀宽广。这些新型的“高大全”形象,表达出女性主义的新倾向:女性的成长和幸福的获得,更重要的在于女性内在的精神力量,与传统的气节、操守有关的人格因素,以及家教和门风。这使得网络平台的民间话语表达,具有更为包容传统以及融合其合理因素的价值取向,也与当下主流意识形态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5.
刘湛恩(1895—1938),是我国近代著名爱国教育家、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自1938年以来,学界陆续开展对刘湛恩思想与活动的研究。大体来说,学界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刘湛恩爱国活动进行概括并歌颂其爱国主义精神;对刘湛恩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对刘湛恩与沪江大学的关系进行探讨。有关刘湛恩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和深入,但仍存在一定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36.
李琼 《现代交际》2012,(4):35-36
文化翻译学者们认为,翻译作为最明显的改写形式,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正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从19世纪中叶到"五四"之后一段时间,中国出现了三次儿童文学翻译浪潮。在这股浪潮的直接影响下,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童话。  相似文献   
137.
将1930年代左翼文学潮流的兴起置于"民国"这一社会历史的政治经济研究框架中,可以看到其与民国时期商业出版的经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此视角出发并结合相关史料,兼以良友图书印刷公司的转变为实例,探寻在与出版业广泛互动的条件下,一度风行文坛进而成为声势浩大"主潮"的左翼文学潮流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8.
《Social Studies》2012,103(1):1-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guided inquiry into Thomas Jefferson’s place in American memory. It centers on Jefferson’s liberty-based articulations and his involvement in slavery, which are paradoxical when juxtaposed. Evocative primary sources and competing secondary sources ground the inquiry. Discipline-specific strategies direct students through the stages of inquiry. Close reading, text-based writing, and informed action intertwine with history literacy, historical thinking, and historical argumentation. Discussion focuses on logical curricular extensions.  相似文献   
139.
对于王蒙个体和当代文学史来说,《这边风景》都是别具典型意义的作品。小说深入、直观地展现了作家16年新疆生涯,饱含着当年的王蒙与今日的王蒙对青春岁月的极大热忱与真诚。它以丰富的经典细节,表现了革命年代边疆百姓的切肤生活和情感,而"意识流"和"小说人语"手法的运用,扩展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构成了作家穿越文化时空的灵魂对话。  相似文献   
140.
有关刘孝标《广绝交论》的写作时间,学术界主要有天监七年、天监九年两种观点。考察刘孝标在天监年间的行迹不难发现,天监十一年是刘孝标生平思想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界,他由之前的汲汲于仕途功名彻底转向拒弃名利、向往隐逸。这一思想心态的蜕变,是《广绝交论》一文的基本创作前提,该文即作于此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