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印度制造中印关系不和谐音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印度媒体和部分军政人物不断制造所谓的“中国军队入侵印度领土”等话题,炒作“中国威胁论”。印度制造的针对中国的一系列不和谐音符,是印度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中印关系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印度制造中印关系不和谐音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节制。我们要冷静认识,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32.
中国古代众多的《楚辞》注本其内容大致包括如下方面:校勘文字、字词注音、解释词义、疏通文意、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诠释成语典故、考证典章制度等等;同时也运用了不少的术语。 相似文献
33.
刘向斌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5-39
汉代纪行赋依据赋作主题的需要,采用史地结合的话语策略,并对相关地域的历史故实采取选择性叙述。这种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既有效地避免了二者的局限性,也彰显了赋作者的赋才、史识,并满足了汉赋的政治功用性和援古陈情的作赋需求,最终达到了借史咏怀的作赋目的。 相似文献
34.
张晓光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2):86-87
在《史记》一书中,虽然司马迁没有明确提出目录分类的理论,但在实际编纂过程中,司马迁却做了这方面的大量工作。出于叙述人物和说明材料来源的需要而著录大量书籍,并以老子和儒学的流传为例考辨学术源流,对后世目录学的产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刘启林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1):11-16
近年出版的古代书法理论译注本约有十余种 ,文章从几种有代表性的译注本中摘出训诂释读谬误数十例加以剖析 ,旨在说明书法文献的整理研究亟待提高质量 ,切忌急功近利 相似文献
36.
景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84-90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的征引中。早期注释或注音,或释词,或解句,或校勘,促进了《吊屈原赋》的解读和传播。 相似文献
37.
眭国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4):127-130
为使各项教育事业能够健康发展,解决当前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高校除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外,还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科研、知识、人才的优势,多方位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收入来源多元化,收费工作已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收费票据是单位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是财政、物价部门进行检查监督的依据,是收费的源头。因此,做好收费票据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8.
弓元元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51-54
因果报应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佛教理论,与国人固有的因果报应思想相互激荡、磨合、吸收成为中国社会上自帝王下至贩夫走卒的共同民族心理。同时又与小说这一体裁相互作用,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母题。《阅微草堂笔记》沿袭传统,借用因果报应手段收集、组织素材,结构故事,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更直接,更明了的传达圣人"神道设教"的涵义,通过讽刺、揭露、警诫达到劝善惩恶,匡正风气的目的。 相似文献
39.
论儿歌的押韵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禾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8(4)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歌谣,因受体裁形式、产生流播方式、接受主体幼儿的生理心理、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影响,其押韵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语言学和儿童接受的角度对儿歌的韵式、韵音特点和韵音规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百花时代”情爱小说绽放出的超时音符——以《红豆》、《在悬崖上》、《美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年到1957年上半年,在苏联“解冻文学”的影响下,中国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新的朝气,涌现出一批冲破禁区,揭露社会问题,叙述个人情感,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洪子城将这一时期称为“百花时代”,因而这一时期的创作也被称作“百花文学”。虽然这一文学潮流时间短暂,但却极大地冲击了当时文坛的主旋律,尤其是一大批叙述“情爱”的小说,如宗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和丰村的《美丽》更是以其强烈的超时音符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痕,这对一个文学价值普遍失落的时代有着极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