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6篇
管理学   557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78篇
丛书文集   387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3725篇
社会学   297篇
统计学   7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13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300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After observing ostracism or social exclusion, older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port decreased satisfaction of the need for control. Attempting to regain control can motivate aggression in ostracized adult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onset of ostracism’s harmful effects on children’s behavior is at preschool age.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preschoolers would exert more control after witnessing ostracism. A sample of 53 children (Mage = 5 years, 5 months) first watched priming videos either showing ostracism or not. Subsequently, they participated in two ball games. In both of the games (order counterbalanced), children could control the flow of a ball’s motion, either live between two people (i.e., social control) or between two bars on a laptop screen (i.e., non‐social control). Overall, children understood social exclusion when it was displayed in the videos. We found an effect of observed ostracism only on social control. Four‐ to five‐year‐old boys who witnessed ostracism stopped a ball game between two persons longer than boys who did not witness ostracis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bserving social exclusion elevates young boys’ need for control over a social situation. Girls showed a different pattern but their respons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ostracism and non‐ostracism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2.
阴渝生  郭耀煌 《管理学报》2009,6(8):1077-1082
研究企业中资源配置部门的剥离条件问题.首先,建立了企业资源配置部门的控制模型,并定义了效率概念;然后,分别对企业中的单一资源配置部门和多资源配置部门的剥离条件进行分析,给出判断这2种资源配置部门的剥离分界点公式.由此得到结论: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根据剥离分界点,把要配置的资源分为稀缺程度较高和稀缺程度较低2类,前者应由企业资源配置部门来配置,后者应由市场来配置;如果市场配置某种资源的效率低于企业部门的配置效率,则企业部门是市场的替代,反之,市场则替代企业部门.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单项目库存控制问题中的安全库存选择策略,评论了安全库存的决定要素,讨论 了基于以上要素的成本构成。进一步讨论了安全库存策略在理论和实践应用中的矛盾,提出 了一种实践中容易操作的安全库存的直观求解方法,以利于管理者实际运用,有效克服运作环 境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4.
黄攸立  燕燕 《管理学报》2010,7(1):111-117
内外控人格特质是个体对其行为及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强化后的信念。内外控人格特质的不同不但影响个体对工作的态度,还影响着个体对组织的承诺感及满意度,从而影响到员工工作绩效和离职意图。通过对影响内外控人格特质的因素进行归纳,对目前常用的测量内外控人格特质的量表进行分类,并对内外控人格特质在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内外控人格特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5个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5.
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免受侵害和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是在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公司治理、产权制度以及金融市场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然而,控制性股东主导的公司治理中,相对于控制性股东监督效应而言,控制性股东侵占效应是占优均衡.控制权私人收益的排他性使得侵占行为同时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动态配置决策权来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优化公司治理机制以实现利益相关者间的互惠相容.  相似文献   
76.
关键链动态缓冲监控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缓冲管理是约束理论的一个重要管理方法,重要的监控机制和管理手段。本文针对项目执行的动态环境,提出了动态缓冲监控法。它根据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来动态计算缓冲大小,动态设定监控点,动态调整两个监控触发点的高低,从而实时衡量项目实际进度和初始计划之间的差异,以便让项目经理及时采取正确的行动使得项目最终按时完工。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将本文方法和CCPM中的绝对缓冲监控法和相对缓冲监控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7.
四方控制权制衡、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丽君  金玉娜 《管理评论》2010,22(2):103-108
目前关于过度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债务融资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上,关于公司控制权制衡与过度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基本还是空白。本文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和过度投资行为的进一步分析,从控制权制衡角度出发,构建以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债权人四方为主的过度投资行为制衡模型,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制衡、自由现金流量与过度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8.
大跨度复杂空间钢结构由于跨度大、力的传递路径复杂且施工工序对结构受力变化影响较大,因而对施工过程中结构的应力变化进行监控对结构的安全性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广东省科学中心的主体钢结构部分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进行全程监控,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实测的应变和有限元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现场实测的换算应力稍大于有限元仿真分析的各个工况下的应力计算结果,实测和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均小于钢材的屈服应力,在不同工况下,结构是可靠的,现场监控达到了对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9.
We study optimal taxation when consumers have temptation and self‐control problems. Embedding the class of preferences developed by Gul and Pesendorfer into a standard macroeconomic setting, we first prove, in a two‐period model, that the optimal policy is to subsidize savings when consumers are tempted by “excessive” impatience. The savings subsidy improves welfare because it makes succumbing to temptation less attractive. We then study an economy with a long but finite horizon which nests, as a special case, the Phelps–Pollak–Laibson multiple‐selves model (thereby providing guidance on how to evaluate welfare in this model). We prove that when period utility is logarithmic, the optimal savings subsidies increase over time for any finite horizon. Moreover, as the horizon grows large, the optimal policy prescribes a constant subsidy, in contrast to the well known Chamley–Judd result.  相似文献   
80.
公司治理、控制权性质与审计定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构建关于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以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7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公司治理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解释力有限,说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决定审计收费时对被审计单位的公司治理因素考虑较少.具体而言,终极控制人为政府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较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之间大体上呈U型关系,即股权适度集中和管理层适度持股最有利于降低审计定价,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审计定价的U型关系仅存在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样本中.研究还发现,中国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审计费用时会结合公司控制权的性质考虑风险因素时审计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