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978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毛崇杰 《云梦学刊》2009,30(3):38-44
我国美学家蔡仪反对价值真理以主观价值取代真理的客观性,并且他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批判了以“实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所谓“新马克思主义”以及一种“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42.
Two competing and yet complementary philosophical concepts form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 ‘competing’ in that created works protected by copyright are unavailable for unrestricted use by others as a result of the economic monopoly given to the works’ owners, and ‘complementary’ in that the presumption is that works no longer protected by copyright serve as the basis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copyrightable works. These unprotected works comprise the ‘public domain,’ which has never been affirmatively defined. In Golan v. Holder (2012), the US Supreme Court concluded that such a realm is constitutionally unimportant. This research contends, however, that the Court's decision is incorrect, that Golan, federal legis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reaten to bring larger and larger portions of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nt under the control of a property regime that does not understand the contradiction inherent in the notion of absolute property rights in intangible goods. The result is that the public domain is under tremendous pressure from those entities which have the most to gain from expanded authorial rights and from a weakened and less inclusive public domain. Citizens thus will have fewer rights to access and freely use their culture as they choose. The eventual significance of this evolution will be that further 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will be stifled, the opposite of the inten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In this article, we develop an affirmative definition of the public domain, which we believe will correct the imbalance in curr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相似文献   
43.
在新古典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历史沉淀成本决策无关性的假设前提背景下,从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和财务预算约束等角度考察历史沉淀成本对制度变迁过程的影响,为制度变迁过程确立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从而弥补了原有研究的不足。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不完全是常态,有限理性、交易成本、信息不完全和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普遍存在,历史沉淀成本很容易发挥作用,从而表明:未来越不确定,信息越不完全,资源越稀缺,导致财务预算越硬,历史沉淀成本效应越大,制度变迁过程越困难;反之越容易。由此可发现,在放松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条件下,当事人的决策不可能不受到历史沉淀成本的影响。因此,只有当事人对历史沉淀成本的约束条件作出正确的理性反应,才能使其决策更加贴近真实世界,这对于全面认识制度变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4.
刘俐俐 《南京社会科学》2012,(3):137-143,150
本文以我国文学经典问题域业已形成为基本判断,全面和历史性地梳理了其形成原因和过程,分析了问题域中诸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面临的研究困境等。籍此提出文学经典重读的问题,旨在从文学经典现象和重读主体实践活动角度,从该问题的界定、研究目的和重读对象的确定等基本方面做了交代。最后,提出文学经典重读问题需要置于现代与后现代相互交融的"思考和感觉方式"中。  相似文献   
45.
李键 《学术探索》2005,(2):12-16
传统哲学中的意识与物质,从广义上讲就是主观实在和客观实在。主观实在与客观实在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种实在,其关系可以分为心物关系和心脑关系两种。心物关系属于哲学问题,心脑关系则属于科学问题。而就两种实在本身而言,它们都不属于哲学研究的范围。客观实在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观实在则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46.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之"三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要素构成,并通过研究其内部联系,指出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要注重大学观、学习观、目标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47.
关于域名法律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域名法律保护问题已成为司法实践的焦点,域名纠纷对传统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文章分析了域名的法律性质,即域名权是一种识别性标记权,是一种新的、独立的知识产权,阐述了域名注册行为的合法性,并提出我国完善域名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8.
真、善、美可能转变成假、恶、丑。善可以变恶,恶可以从善;美可能变丑,丑可能变美。人性也是可以转变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人性转变影响很大。戈尔丁小说《蝇王》中的人物性格的转变就表明了这一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在战争条件下发生扭曲变化,导致人类本性中固有的、丑恶的一面暴露出来。在文明社会中发生了权利争夺、物质利益角逐和虚荣等不文明现象,揭示了人性的转变与环境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9.
关于"申论"写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论”作为国家选拔公务员的一种测试方式,不仅成为当今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形式之一,同时也为传统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其一,评判性阅读是“申论”写作的起点。“申论”的含义,是针对背景资料所蕴含的某个社会问题阐述观点、论述理由,因而学会解读、发现、开掘,是“教”与“学”的重点。其二,理性表述是“申论”写作外化的成果。提出问题,条分缕析,给出方案,三位一体,具有严密的逻辑向度,既要把握“申论”客观性命题背后的要求与意图,又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是“教”与“学”的难点。“申论”这种要求贴近社会、理性思考、注重实效、条理清晰的高难度写作特点,不仅为传统写作教学开出了一片新天地,而且对培养政府高级管理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0.
论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是两种关于道德性质、功能、作用等的伦理学说和道德价值理论。道德目的论以道德为目的 ,认为道德本身即具有内在价值和目的善 ,道德工具论以道德为某种更高目的的手段 ,认为道德只具有外在价值和手段善。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但都未能科学地解决人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犯了割裂目的与手段的错误。新道德应当超越道德目的论与道德工具论的对立 ,实现道德目的与道德手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