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6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67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134篇
综合类   1146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7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41.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factors of condom use among a sample of 490 sexually active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by systematic sampling was conducted 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sexual communication, media exposure, and condom use. Multipl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for analysis. Results: Self-efficacy, peer and partner sexual communication, parent norms about condom usage, HIV/AIDS information from brochures, and exposure to sexual content in books were associated with variables related to condom use. Conclusions: The current study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self-efficacy and peer and partner sexual communication in HIV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s that promote condom use among young Chinese.  相似文献   
942.
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是指在学校情境中利用权力和影响力实施课程领导,构建民主、合作的学校文化,促进学校课程发展,实现学校课程愿景的团体和个人。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多角色的复杂系统,由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课程专家等构成。整合学校课程领导主体系统,应使学校课程领导主体有意义、有能力、有条件参与学校课程领导,形成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构建学习型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943.
我国数罪并罚制度中,有一些需要明确的问题。刑法第69条中的"以上"、"以下"不应该包括本数,但它与刑法99条如何协调是一个问题。对于不同种有期自由刑的并罚应该采用逐一执行说。数个同种附加刑的并罚,根据各种附加刑的特点综合运用吸收、限制加重、并科说。  相似文献   
944.
从两重性的角度对待审美主观形式,就等于把它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审美主观形式因此不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式。两重性就是指潜在性与显在性。一方面,它们是一种历时性的相互过渡关系,潜在性在作为审美活动方式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生成而过渡到显在性;显在性在作为审美意识特性规范的意义上,通过美的消耗而过渡到潜在性。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种共时性的相互转化关系,潜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显在性,显在性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转化为潜在性。两重性的过渡与转化描述了审美主观形式与审美客观活动的连接过程,并通过这个过程揭示了审美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945.
方以智吸收了《周易》及道家、儒家等学派对道的解读,提出了道即自然变易的中道,并认为这一道为三教及百家诸派以不同的学术方式诠释着,形成了三教合一的复合式道统谱系,从而超越了儒家以尧、舜、孔、孟为核心谱系的单线条道统模式。从学术心理上探究,这种超越性的道统观是方以智内心深处奉儒家为正统的保守政治信仰与融三教百家于一炉的开放学术思维之间冲突与调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6.
清朝乾隆年间四海升平的大环境里,在黄仲则词中却出现了少有的不和谐音符。黄词中多次出现"笑"与"狂",怀才不遇,叹穷嗟困成了该时期黄词的主题。考察黄仲则的感情经历,凄苦异常,但清词丽句中同样有"笑"的出现。透过这些"笑"与"狂",也让我们真切地走入到词人的真实情感世界中去,从而以另一种角度,在全面的视野下考察其悲士高歌、怀才不遇的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947.
To predict choice behavior, the standard practice of economists has been to infer decision processes from data on observed choices. When decision makers act with partial information, economists typically assume that persons form probabilistic expectations for unknown quantities and maximize expected utility. Observed choices may be consistent with many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of preferences and expectations, so researchers commonly assume particular sorts of expectations. It would be better to measure expectations in the form called for by modern economic theory; that is, subjective probabilities. Data on expectations can be used to relax or validate assumptions about expectations. Since the early 1990's, economists have increasingly undertaken to elicit from survey respondents probabilistic expectations of significant personal even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history underlying the new literature, describes some of what has been learned thus far, and looks ahead towards making further progress.  相似文献   
948.
卢沟桥事变之后,抗战的需要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救亡”的抗战文化规范取代了“五四”以来的“启蒙”,文 学重新承担起了民族解放和新生的使命。胡风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办了《七月》这本文艺刊物,并在1944 年复刊时更名为 《希望》。《七月》与《希望》在抗战期间有效地发挥了“意识战线”的任务,推动了抗战文艺的发展。本文采用史料学研究方法,从 时代结构、多样化文体、理论的批判与建构三个方面由表及里,多方面考察分析《七月》和《希望》两个刊物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949.
语言还原法--乾嘉学派的阐释学思想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裕锴 《河北学刊》2004,24(5):28-32
周光庆认为,中国经学传统中的解释空间,是以意义信仰为最后皈依,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以立足现实不断开拓为显著特征,经过历代哲人学者的努力开拓,与封建专制社会相互作用,常常是相当宏大的.周裕锴指出,乾嘉学派的"语言还原法",在重现和复制文本原意、保证理解和解释的客观性方面,对中国阐释学的建构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们提出的"由文字声音训诂而得义理之真",标志着中国传统阐释学最终实现了"语言学转向".严春友则从现象学的视域对中西哲学的两种解释学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在中国强解释传统依然存在的情形下,建立那种旨在解释古代文章的作为一门解释技术的"中国解释学"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也不应该,倒是主张"居中"的现象学和现代解释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它或许可以治疗人们在肯定与否定的两极之间跳跃的毛病.李清良鉴于对中西阐释理论的研究目前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指出中国的阐释学研究如果不是从自己的时代问题出发,就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从一种不同于西方近代传统的主体性意识角度切入中外阐释理论的研究,可能是使中国的阐释学研究获得其合法性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950.
本文以青少年独生子女这一特定的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青少年犯罪中比重日益加大的社会现实,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征,进而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三个大的方面挖掘出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犯罪原因,并提出了预防青少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