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18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8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761篇
社会学   250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网红品牌的消费者评价形成用户生成内容(UGC),其衍生的网络口碑对网红品牌有极大的影 响。 以奶茶饮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网红品牌“奈雪的茶”为例,利用八爪鱼数据采集器(v8. 0)爬取微博和 哔哩哔哩的 12 193 条有效文本评论,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网络口碑的核心要素,探求网红产品对消费 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品牌和消费者是网红连锁店网络口碑的两大主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进 行对比验证表明,网络爬虫获取的消费行为数据能更准确地反映消费者内心真实情感。 研究结论显示, 产品品牌的口碑逐步从线下的口耳相传过渡到线上的网络传播;产品品质是网红品牌得以迅速爆红的根 本原因;网红品牌的市场增长驱动来源于年轻一代消费者;正面的网络口碑有助于提升网红品牌的美誉 度和知名度。  相似文献   
22.
基于网络爬取的方法,对近几年的121条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典型案例进行可视化分析,对词云图、语义网络分析、LDA主题模型的特征分析进行语义挖掘。挖掘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了解阻碍网络舆情防控与治理之因。文章提出了构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立网络舆论治理机制、健全传播者和接受者引导与培育机制、完善网络舆情法制与追责机制、优化网络舆情的多元联动共治机制。以期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有效监管,整治网络谣言乱象,较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文章通过对国内"医享网"癌症社区"肺癌圈"中33篇精华帖的叙事分析,探究其中生命故事的主体对自我身份的建构路径及其对生命价值的意义探寻,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反思。研究发现,在自述和他述生命故事中,叙事者在信息寻求过程中改善自我印象,并运用"写作疗法""阅读疗法"和叙事隐喻理解疾病,帮助患者重塑自身角色。通过社群互动,患者形塑了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并形成了集体层面的生命价值观。从本研究的结论看,疾病叙事是癌症网络社区患者建构个体身份、形成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叙事或可成为未来增进社会对癌症乃至其他疾病的理解、推进治疗与康复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24.
突发的疫情使得线上教学在所有高校全面铺开。为了了解这次“应急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上海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对全校师生从线上教学的评价、线上线下教学体验对比、线上教学带给师生的改变等方面进行了线上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研究对专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线上与线下学习效果基本等效、线上线下教学各具优势、线上教学带来深刻改变的调查结果,提出了线上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
虚拟集聚是数字经济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数字经济下资源重新配置的方式,已经渗入人们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集聚效应、新动能、新认识、新增长点等维度剖析虚拟集聚的现实基础,研究虚拟集聚对制造业的冲击及其在数字经济下的新应用。研究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集聚是以“网”为基础、以“台”为依托、以“云”为支撑、以“端”为条件,虚拟集聚是集聚在数字经济下的演进,是在网络空间的集聚,具有智能物流、交易费用、空间范围、信息匹配、知识溢出、弱化黑洞、资源配置等集聚效应;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中国制造强国梦形成历史性交汇,促使虚拟集聚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新动能,能够显著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动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出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中国制造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顶端; 虚拟集聚下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是互联,在应用中需要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相辅相成,需要技术的支撑,表现为高度自动化、高度信息化和高度网络化,横向集成、纵向集成与端到端的集成,虚拟集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都是在虚拟空间体现,将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调、智能化变革;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虚拟集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国际供应链中的虚拟集聚显著增长,跨境电商兴起,外贸行业快速数字化发展,教育行业、学术会议借助网络和软件线上进行,线上办公、云端会展快速流行,网络与快递业、餐饮与外卖业、短视频与直播经济、云医疗与大健康迅猛发展,数字阅读、文娱产业线上流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元宇宙的虚拟世界也将推动科技发展带来经济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26.
付静  邵培基  杨小平 《管理学报》2006,3(6):673-676,682
双向拍卖机制能较好地解决在线拍卖中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减轻网络负荷的问题,而构造双向拍卖的报价模型和策略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角度,构造了在线双向拍卖中不完全信息博弈下存在的贝叶斯—纳什均衡并求解,通过计算机仿真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和可行性,为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在线拍卖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7.
滋补保健类中药材深受我国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中药材是药品监管中不可回避的议题。但是中药材的双重属性和界定的模糊性使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中药材准确定性,影响中药材监管效能。文章立足于网络药品监管状况,从中药材本质属性方面剖析如何对网络销售滋补保健类中药材实施有效监管,以期为深化药品监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8.
我国高校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还引发了教育形态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以在线课程的发展最为典型。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发展历经5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技术性特征。基础性技术条件支撑与保障阶段:在线课程形态在远程教育中的蜕变;技术手段的全面融入与推广阶段:从在线课程形态到在线课程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与普及阶段:在线课程转向在线开放共享资源;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阶段: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手段;新型组织化的技术联姻阶段: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更具多元化与包容性。  相似文献   
2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交软件使用的低龄化,发生在中小学校的网络欺凌现象越来越普遍。澳大利亚政府高度关注该问题,专门成立网络安全专员办公室(OESC),用以支持和推动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措施的实施。具体而言:(1)提供安全的网络使用指导,引导中小学生养成网络安全行为习惯;(2)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3)对网络服务供应商设立监管机制,确保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措施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0.
众筹教育通过打造并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教育资源的虚拟重组、均衡发展,实现跨区域教育的协同发展,有助于实现知识增值的目标。众筹教育所具备的创意性筹资、柔性化生产、互动化交流、区域化共享等特征使其与当下的高校美育选修课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高度契合。从实现路径来看,众筹教育介入高校美育选修课改革可以从校内模拟众筹、区域内课程共享、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3个层面逐步铺开,形成高校美育选修课线上与线下互动发展的新模式,为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困局的破解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