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227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91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568篇
社会学   239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31.
在线消费者评论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构建两阶段销售模型(预售期、正常销售期),通过刻画预售期消费者评论对正常销售期需求的影响,探究消费者评论如何影响商家定价策略以及商家如何利用消费者评论调节竞争。结果表明,无论在垄断或竞争市场情形下,若忠实消费者选择等待至正常销售期购买产品,商家均会采取折价预售策略,即通过降低预售期价格提升消费者评论,刺激正常销售期的产品需求。在竞争市场情形下,若普通消费者的产品偏好成本非常低且预售期购买量较小,商家的折价预售策略能通过提升消费者评论以阻止竞争者进入市场;随着普通消费者产品偏好成本增大,商家会将重心转向忠实消费者,进而缓解商家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932.

在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中, 存在实验课时少、实验室周转紧张、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步、学生对实验理解不深刻等问题。针对此现状, 从结构化微课制作、线上平台搭建、线下环境支持等方面设计系统化的线上+线下的实验教学模式, 并对如何实现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教学实践表明, 该模式不仅能兼顾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优势, 解决现存问题, 而且还能使实验时间变得更加灵活, 延展实验内容,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引导学生内化知识,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33.
Internet Fulfillment Warehouses (IFWs) present a new operational model in the design and control of warehouses. IFWs operate with new paradigms, specifically, the use of an explosive storage policy combined with commingled storage are key features in achieving fast fulfillment. We document and present the process, data, and decision flows of IFW operations. The flows were synthesised from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t the largest IFW operator. Detailed flows are presented for: (i) receiving and stocking (ii) order picking and consolidation and (iii) truck assignment and loading. The key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introducing new warehousing models that are unique to fulfillment facilities which stock thousands of different products and process a very large number of small quantity customer orders. Multiple flow control and decision optimisation problems can be formulated from the operational models. Five specific problems are introduced, each focuses on the online retailing objective of fast fulfillment.  相似文献   
934.
为探究C2C平台在线评论中好评返现行为的演化机制,将前景理论和风险感知因素引入演化博弈过程,构建了有别于传统收益矩阵的收益感知矩阵,以更好地刻画奖惩机制设置下买家和商家行为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从前景理论和风险感知的视角诠释最优演化结果难以实现的原因,通过仿真收益和价值感知等不同参数对演化结果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好评返现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认知偏差、乐观偏见、确定和反射效应将使系统难收敛于最优演化稳定点;提高决策者对"收益"和"损失"的价值感知及损失规避程度有助于系统演化至最优结果;当博弈双方的初始选择概率,买方的客观差评收益、道德成本、公共利益感知和卖方的好评返现运营成本、抢占市场收益等参数围绕阈值变动时能够改变策略的演化倾向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5.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已经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载体,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加强和创新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妥善治理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针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研究,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在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网络媒体与地方政府双方行为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均衡,同时采取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对模型进行多情景推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热度与网络媒体和地方政府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着直接关系;若地方政府承受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恶性演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信誉损失持续增大,双方演化系统都会出现周期性波动现象;引入中央政府惩罚机制后,其惩罚力度若高于网络媒体消极应对网络舆情所受到的惩罚和地方政府的监管投入成本时,最终系统会演化至良性状态,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6.
以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将借款人头像依据内容划分为系统默认头像和非默认头像,其中非默认头像包括人物头像和非人物头像,进而探讨头像内容对投资偏好和违约风险的影响,可以发现:借款人使用女性人物头像与非人物头像,因受到投资人偏好的影响而拥有较高的融资可能性和融资进度;使用男性人物头像,其融资可能性与融资进度较低。而按照借款人性别分样本分析发现,男性借款人使用女性人物头像并不会增加融资可能性和融资进度,而女性借款人选择男性人物头像则会显著降低融资可能性和融资进度。此外,使用男性人物头像的借款人违约可能性与违约程度较高,而使用女性人物头像的借款人违约风险与基准组无显著差异。因此,借款人选择头像需慎重,投资人辨别内容需仔细,平台校验信息需尽责。  相似文献   
937.
边燕杰  缪晓雷 《社会》2019,39(6):1-22
本文探讨了社会网络虚实转换的线上推动力和线下拉动力问题。JSNET2014调查数据表明,虚拟空间亲密好友数量对于虚实转换的推动力有正向影响,但非线性的。线上好友超过50人,虚实转换程度下降,印证了西方实证研究中发现的所谓“邓巴数字定律”在中国网络好友中也是存在的。线上推动力的另一指标同样显示了积极作用,因为专业使用者比一般使用者更具有虚实转换优势。实体空间的拉动力对于虚实转换也存在正向作用:其一,以餐饮社交参与程度为标志的人际交往需求越高,线上好友的下线比率越大;其二,以经济收入为标志的人际交往的承付和兑现能力越强,好友的虚实转换几率越高。这些发现都是在控制了个人身份特征的基础上获得的,有力地说明了线上和线下的双重动力都独立存在。系数集束化分析进一步表明,线上推动力效应大于线下拉动力效应。实证分析还表明,线下拉动力的两个指标之间是相互抑制的,高收入群体在网络交往中不但不受交往需求的影响,人际交往意愿反而会因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938.
“王兵网店转让案”作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第一批涉互联网典型案例,其必将对未来的司法实务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就该案件的裁判要旨和论证思路来看,其罔顾了网络店铺的实质构成和网店转让的客观对象,因此导致了对网络店铺法律性质的误判。网络店铺作为网店经营信誉、经营时间、访问人数、收藏人数、网店好评率的有机结合体,其极大地契合了洛克在“劳动财产理论”中对财产实质内涵的论断,是现代电子商务经济催生的一种新的财产类型。网络店铺具有虚拟性、独立性、价值性、合法性特征,属于典型的网络虚拟财产,对网络店铺转让的法律规制必须以该法律定性为根本起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939.
As a method of surveillance and monitoring, the evaluation of workers by customers and employers and the disclosure of the results pose a series of challenges for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 Employees subject to such evaluations are exposed to a far more intense and wider degree of monitoring of their work than traditional workers. The phenomenon arises from the adoption of a customer perspective, seeking to make work observable at all times, without any cost to firms. In this ligh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U's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which establishes very specific restrictions when requesting and disclosing information about workers.  相似文献   
9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